骑士之死——个人英雄主义与精英思维的迷失

11/06/2015 posted in  革命文艺

作者: 格瓦拉的马黛茶

这要从美国著名战争大片《巴顿将军》说起。这部拍摄于1970年的电影,堪称战争片的经典之作,无论布景道具、情节人物,还是演员的个人表现,都十分出色。在以二战为背景,以北非和西线战场为舞台的故事当中,刻画了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的勇猛、鲁莽、嫉恶如仇、不被世俗理解、性格矛盾而又鲜明的形象。

电影当中,巴顿治军严格,一开头便整肃军纪,使北非战场上懒散的美国大兵脱胎换骨。不仅如此,他进军神速,堪比纳粹的“闪电战”,解放了北非和西西里,解放了法国,无论阿拉伯国王还是欧洲小城居民,都夹道欢迎,鲜花鼓乐不断。他说“给我一百万加仑汽油,我要打到柏林去!”,性格爽快,对人说“我要亲手击毙希特勒这个狗杂种!”。此外,还是个诗人,凭吊北非的迦太基古战场,吟自己创作的诗:

历经世世代代
在战争的悲壮与罗网之中
我曾经在星空下
无数次
奋战与陨灭
就像透过玻璃和久远的纷争
我看到我以许多姓名和身份参战
但依然故我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屡遭打压。他掌掴患有弹震症的士兵,被媒体抨击,被迫公开道歉;他在伦敦发表关于战争的轻率言论,被媒体报道后,遭到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训斥;而剧中的盟军另一位重要将领——伯纳德·蒙哥马利,被刻画成一个愚蠢而气量狭小的庸才,和巴顿明争暗斗,处处阻碍他立功。他极端反共,被苏联人从外交上百般刁难。总之,国内国外的政客和伪君子,记者和小人,对他怀有刻骨敌意,反倒是他的敌人德国纳粹,对他惺惺相惜,他们说“巴顿不属于这个时代,他是十六世纪的骑士,”。电影结尾,巴顿牵着一条猎犬,消失在荒野的晚霞中,预示着他历史上的结局——死于一场蹊跷的车祸。

他当不上五星上将,他的战略计划屡屡受挫,他蒙受污名不被理解。他的死,可能是英国人干的,可能是法国人干的,可能是德国的纳粹余孽或苏联克格勃干的,也有可能是美国人自己干的,为的是狡兔死走狗烹。这简直是一个悲剧的典范,现代版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①了。它不仅符合“国家至上,军人最高”的设定,成功地实现了美国拍摄这部影片的宣传意图,为70年蒙受越战阴影的美国民众打气,而且能够满足一众小知识分子的清高自诩的心理投射——“举世皆醉我独醒”。

事实上,是这样吗?是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谎言和盗贼”吗?

12317.1电影《巴顿将军》海报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共产党宣言》第一章

巴顿所盼望的,是与敌方将领“互相握手。各自跳进一辆坦克,来一场一对一的决斗,而这长决斗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这一种中世纪骑士决斗式的幻想,极其具有西方文化的浪漫风格,也是许多人迷恋巴顿式人物的原因。但是,这种幻想真的十分美好吗?

中世纪的骑士,是贵族的最低一级,他们同样不从事生产活动,而是充当国王和贵族的武装,每日读书习武,因而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由于欧洲的尚武情结,以及各种文艺作品的影响,骑士被赋予了勇敢、正直、坚强等等美好的品质。然而,骑士的特殊地位,也是建立在他们的特权之上的。他们是贵族阶层的重骑兵武装,在各种战争当中,充当战争的决定性力量。中世纪生产水平不发达,阶层相对固化,引起战争的矛盾,并非你死我活,比起近现代民族和国家的利害冲突,可是远远不如了。因而,可以以骑士的风度,绅士地进行“一对一的决斗”,来决定战争胜负。

比起庄园里的农奴、城市里的商人,骑士们自然是特权阶级,即使杀死了农奴,也不会偿命,而是给付领主相应的赔偿。况且,绝不会有一个作死的“袜子店老板雅克”或“若昂子爵的好佃农”,像美国记者质问巴顿为何虐待士兵那样,质问某某骑士大人:“你为何要殴打随从小皮埃尔?不应该为你的恶劣态度道歉吗?”。如果问了,骑士大人必然顶一句:“上帝诅咒你!多管闲事的蝼蚁!”另外说一句,他们在家里打老婆也是往死里打,等级似乎仅表现在社会地位上,也表现在性别上。此外,在中世纪,底层骑士往往会沦为盗匪,那么,不是拥有武装的贵族,而是贫苦的平民,会成为骑士掠夺一切的对象……

巴顿所坚持的,似乎是一种暴力美学,军人的建功立业,凌驾于芸芸众生的生计之上。影片一开头,就表现出殖民者的思想观念,把北非生活的阿拉伯人刻画成肮脏、贪婪、愚昧的劣等民族,详细刻画了他们如何剥掉战死美军的靴子和军装,拿走武器和个人用品,用骆驼装在回家。而后,巴顿驾着皮卡,大鸣警笛出现,飞速穿过阿拉伯小巷,声势骇人,老弱妇孺纷纷惊慌躲避。他说“我热爱战争,憎恨和平”。因为,在战争的年代,他可以挥舞着指挥棒,就像中世纪的骑士挥舞长枪一样,痛快淋漓。

现代的战争,涉及到极其复杂的利益冲突,绝非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个人英雄主义的薄弱之处,在于他们所想要实现的个人的建功立业,要借助战争发动者的集体利益诉求来实现。凭借大刀横马血肉厮杀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即使关羽或汉尼拔生在现代,也要像巴顿一样,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双重约束。因此,在电影中巴顿说:“老天,我真恨二十世纪”。不仅是对历史的感概,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迷茫。

二.民主的蔑视者

电影中,巴顿视察战地医院时,看到了一个得了弹震症②的士兵,巴顿不相信,认为这个人是个躲在医院的贪生怕死之徒,连着狠打了他几耳光,结果被记者报道出来,不得不当众道歉。他在伦敦一个居民的私人集会上,说要打败德国法西斯,然后转头收拾日本人,结果被报道出来,引起盟国不满。这两件事,都被刻画成“尖酸刻薄的媒体,故意找这个头脑简单的好军人的麻烦”(从巴顿那种态度来看,他大概也是这样认为),大众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监督职能,被严重地质疑。

这类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而大众的意见,就像一堆烦人的苍蝇,嗡嗡乱叫,毫无意义。《巴顿将军》里,驯服而弱小的摩洛哥国王和法国小镇百姓、伦敦大妈,才是精英眼中理想的“第三等人民”,他们只需要准备好充满异域风情或火辣香艳或热情洋溢的欢迎仪式,等待美国军人像救世主一样从天而降,拯救他们。除此之外,即使缠着他们推销家养土鸡的阿拉伯大婶,都是招人讨厌的。实质上,这体现出精英主义的实质——对民主的蔑视,对群众的蔑视。

另一个故事,可以作为佐证。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晚年写作的《科里奥兰纳斯》,是他的最后一部悲剧。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古罗马的将军马修斯,战功赫赫,勇猛无敌,被授予“科里奥兰纳斯”的称号,并推举为罗马执政者。然而,他却因不愿讨好公民而被政客陷害,逐出罗马。于是,他投靠了昔日的敌人伏尓斯人,联手打到罗马城下。结果,却在母亲的乞求下心软,和罗马签订条约,因而被伏尔斯人处死。

这个故事,并不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之列,却又有很多人喜欢。英国演员拉尔夫·费因斯挑选它,作为自己自导自演的第一部影片。而由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舞台剧版,也同样大受欢迎。这其中,是否体现着精英主义思维的渗透范围之广呢?

因着他们对于上层所表现出的傲慢与不妥协(马修斯之于罗马元老院,巴顿之于总统与国会),显示出一种中世纪的骑士的高贵与霸气,另一方面,自身的实力又着实强大,他似乎引起了一些人的感情共鸣,甚至是崇拜向往。这也是他们的魅力所在。

然而,他们是个人主义的英雄,是自己一个人的英雄,给民众带来的痛苦不亚于为己带来的光荣。有着强烈的精英思维,敌视群众,不相信民主。

马修斯一出场,便与暴乱中的罗马公民正面对抗。后者要求吃饱饭,将把持在贵族元老院手中的粮仓夺下,而作为贵族阶层一员的马修斯痛骂他们:“你们这些违法乱纪的流氓,凭着你们那些龌龊有毒的意见,使你们自己变成了社会上的疥癣。”

在马修斯眼中,民众只会“坐在火炉旁胡说八道”,他们反复无常,而且欺软怕硬。他被元老院陷害着,说出了激怒公民的话。他的母亲来劝说他向元老院的护民官和罗马公民道歉,母亲也认为民众都是愚蠢的,而道歉是权宜之计。马修斯和宿敌伏尔斯人勾结在一起,一路烧杀抢掠打到罗马城下,完全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表现。最后在母亲和妻子的请求下,缔结条约,又是背弃了伏尔斯人对他的信任。

他们战斗,他们抗争,所要缔造的并不是一个新世界,而是陈旧保守的旧时代。在那个旧时代,他们享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因此,“科里奥兰纳斯”马修斯和巴顿的悲剧,是只属于他一个人的。

12317.2电影《科里奥兰纳斯》海报,该影片将原本发生在古罗马的故事改编到现代意大利

三、反共的旗手

不仅如此,巴顿还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极端反共者,无论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巴顿,还是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巴顿。

他仇视共产主义,仇视苏联,多次出言讽刺。例如,在战争胜利的庆功宴上,他对苏军统帅朱可夫说:“我不跟狗娘养的干杯”——被后者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我认为您才是狗娘养的”。

而早在1932年7月28日,时任少校的巴顿,亲自带领骑兵队血腥镇压了美国退伍老兵的抗议集会。这次行动的命令,是由时任美军陆军参谋长,后来赫赫有名的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下达的。

那些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伤致残或衣食无着,在经济危机中经济窘迫的美军退伍老兵,拖家带口地来到首都华盛顿,追讨政府拖欠多时的赔偿金。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大道和阿纳卡斯蒂亚河边搭起简陋的帐篷,打算长期抗议。可是,他们引起了美国上层的不满,被认为不配要求得到更多的东西,并被麦克阿瑟污蔑为“90%的赤色分子和作案累累的刑事犯,妄图颠覆美国政权”。28日上午,老兵与警察发生剧烈冲突,四名退伍老兵当场被警察开枪打死,麦克阿瑟随后赶到,下令施放3000枚瓦斯弹,在桥头架起重机枪,派巴顿带领的骑兵冲进人群左劈右砍,随后点燃棚户区帐篷,驱散老兵以及其家属,造成了一百多人伤亡,其中,甚至包括两名被瓦斯毒死的婴儿。事后,美国富人普遍感到“政府挫败了蓄意叛乱的暴徒,保住了富人的神圣财产”。

麦克阿瑟与巴顿一样,出身富有的保守的军人世家,老牌共和党人,痛恨自由化和左派。他们并非粗鲁不文,相反,他们受过良好教育,能写诗作文、谈论名画;他们也并非不关爱老兵,巴顿被士兵亲切称作“血胆老爹”,麦克阿瑟也广受老兵爱戴,他的名言是“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但是这种文明和关爱,只是在统治所允许的范围内,超出了这个范围,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亮出刺刀,祭出瓦斯毒气。

12317.3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四、结语

英雄主义所传达出来的幻想,“试图引导人们走向离心的、扩张的潮流中”,以平凡个体的集聚力量为基础,达成“对现实性的批判”。拿破仑纵然伟大,然而鲁迅先生说“别忘记他身后跟着许多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摧毁了旧时代的神圣等级,也把不可一世的骑士阶层轰的粉碎。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他们拼杀和抗争,所要守护的并非想象中的骑士王国,而是一个由大财阀和独裁政权控制的资本国家。军人至上主义者,服务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这必然在行为和观念上造成迷失。所以,越战老兵是困惑与迷茫的,需要同样的巴顿来为他们打气。

“骑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样的,资本与资本家的时代,终有一天也要过去,人民的愿望和正义的要求,将会打垮精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同样把资本踩在脚下。

12317.4法国大革命的信号,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注释

①《罗兰之歌》:法国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描写了公元六世纪查理曼大帝麾下最勇敢的骑士罗兰受奸人陷害,与数十万阿拉伯大军作战,之后英勇牺牲的故事。这是中世纪著名的民间传说,骑士文学的鼻祖。
②弹震症:士兵因为战争的残酷而感到极度恐惧和困惑,出现肢体麻痹和精神崩溃的症状。最早出现在一战期间。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作者:(德)马克思 恩格斯,译者:中央编译局翻译小组,中央编译局,1998年版
2.《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作者:(英国)威廉·莎士比亚,译者:朱生豪 方重 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上册,作者:(美国)威廉·曼彻斯特,译者:广东外国语学院美英问题研究室 朱协,海南出版社联合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
4.《德烈之死与英雄之罪——略论< 战争与和平>的反英雄立场》,作者:(豆瓣用户)卢多果果果果果,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