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G.A.科恩于8月5日去世

09/18/2009 posted in  共运信息

牛津大学著名政治哲学家G.A.科恩(或译柯亨)(Gerald Allan "Jerry" Cohen,1941–2009)因中风不治于2009年8月5日去世,享年68岁。柯亨教授的葬礼于8月11日下午4时在全灵学院教堂举行。

他出生于加拿大一個信奉共产主义的犹太人家庭中,在该市的McGill大學获得哲學和政治学学士學位,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学士學位。他在牛津的导师是政治哲学家以塞亚·柏林(Isaiah Berlin)和分析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在名师的教导下,精通了现代资产阶级的哲学成果。

科恩是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九月小组(September Group)创建者,(September Group 是主张使用现代分析哲学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派,每兩年九月聚会而得名),在国际政治哲学界享有崇高威望。特别是在与诺奇克、罗尔斯的学术争论中,为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做了卓有成效辩护。他的早期著作有Self-Ownership, Freedom, and Equality (1995)、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 Themes from Marx (1988), 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A Defence (1978)。他针对诺齐克、罗尔斯、德沃金、伯林这些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有关正义、平等、自由、共同体等政治哲学理论中的诸多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作了批判、论证以及研究和考察。

在苏联、东欧国家崩溃后,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谁战胜谁的问题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因此两种思想体系孰优塾劣的比较和较量,也就有了定论。但是,科恩坚持反对的立场,他说,“就‘社会主义’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理想名称,值得人们为之献身这一点而言,社会主义要求基本境况的平等……本世纪人们想用某种更好的东西来取代私有制,这种尝试遭到了大规模的失败,但这并不构成放弃社会主义信念的原因。从历史的视野看,社会主义是年轻的运动,它太年轻了,因此现在还不是抛弃这种信念的时候。”

对于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家来说,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受挫,“它是必然的,还是暂时的?”这一问题的急迫性,不仅出于现实,同时出自思想理论层面。对于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乌托邦》为自由经济制度作出的辩护,对社会主义,甚至罗尔斯的一般自由主义的平等原则作出的强悍攻击,科恩感到必须挺身而出,正面阻击诺齐克,他写下了一系列论文,反映出两种思想体系斗争的尖锐性和深刻性,也是上世纪末历史性事变在理论上的反映。

在2000年出版的Gifford Lectures中,他质问: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那你怎么会这么有钱的(If You're an Egalitarian, How Come You're So Rich?)。在他退休之后出版的《拯救正义与平等》(Rescuing Justice and Equality (2008))和《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Why Not Socialism? (2009))鲜明的表达了他的学术立场。

科恩教授曾于1995年应邀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并做了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演讲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段忠桥教授与柯亨交往密切,撰写多篇研究科恩的论文,在担任全灵学院高级访问研究员期间曾与柯亨长期合作,目前正在承担研究柯亨思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G. A. 科亨的社会主义平等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