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满街去抓毛泽东的日本兵

10/30/2010 posted in  史海沉钩

日军总部的命令称,八路经常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三个人都是八路的“指导者”,以八路军的作风,他们很可能藏在哪个村子的老百姓里。所以,扫荡中攻占村镇,要立即集合当地居民,拿照片核对,看其中是否有这三名八路军的“指导者”。

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八路也的确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但是,看完这三张照片,恐怕要承认日军总部实在太有想象力……

这三张照片,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很多读者会瞠目结舌——中国出一个毛泽东已经天翻地覆了,如果多到可以满街去抓,那天晓得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种荒唐的事情,却是当年有人干过的,干这个的是当年的侵华日军。在原日军老兵斋藤邦雄所著《陆军步兵漫话物语》一书中,就记述过这样的事情。

斋藤邦雄,一九四一年入伍,原日军第63师团(代号“阵部队”)机枪射手,曾在华北与八路军为主的中国抵抗力量作战多年,后转入东北关东军序列,战争结束时被苏军缴械。战后回到日本的斋藤写下了多部著作,描述在军队所经历的种种情形。其中,《陆军步兵漫话物语》记述了从日本老太太咬“皇军”到被捕的八路军侦察员土遁脱逃等种种事情,既描述了中国军民机智而英勇的抵抗,又辛辣地表现了日军中的残暴,愚蠢,内部欺压等现象,并配有斋藤自画的漫画插图,在日本销量达四十万册,影响极大。

这么一个“老”日本兵,同时还和八路军打了三四年的仗,堪称苦大仇深,怎么会写出如此自嘲而又辛辣的作品呢?

大体原因有三——第一,斋藤本人当兵纯属被迫。他原本是日本东宝电影公司(相当于中国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职员,整天接触的都是莺莺燕燕,GGMM,这种“萎靡之徒”对战争可谓毫无兴趣。为了逃避兵役他曾喝过一年多的酱油,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去。所以,斋藤没有一般日军中武士道徒的那种愚忠,却有足够的艺术细胞;第二,在斋藤当兵期间,八路军组织的日本反战同盟曾多次到斋藤的据点进行宣传活动,甚至把宣传品混进日军的慰问品中。这些与当时宣传口径完全不同的材料使斋藤深受影响;第三,这个就有些怪异了——

因为是个小知识分子,文化程度高,斋藤曾被调派到旅团情报室,负责对八路军的情报工作。这下子可热闹了——整天读《论持久战》、反战同盟宣传、《抗日游击战法》和八路的国际形势分析,斋藤竟然是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用某些人的话说,在日本陆军情报室的帮助下,这位被“洗脑”了……

被“洗脑”的斋藤后来甚至做出过私放八路军侦察员的事情。

斋藤记录下的从军生活中不乏真实的荒诞,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也只有那个时代,才会发生。

比如,斋藤曾经随军参加对太行根据地的扫荡。(根据史料推测,应该是1943年秋季对北岳区的扫荡,第63师团在此战中奉命从保定攻击管头,良岗,紫荆关方向)斋藤邦雄记载,在这次扫荡中,每个日军官兵都得到了方面军派发的三张照片。

日军总部的命令称,八路经常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三个人都是八路的“指导者”,以八路军的作风,他们很可能藏在哪个村子的老百姓里。所以,扫荡中攻占村镇,要立即集合当地居民,拿照片核对,看其中是否有这三名八路军的“指导者”。

想法不是没有道理,八路也的确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但是,看完这三张照片,恐怕要承认日军总部实在太有想象力……

这三张照片,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问题是,这是命令啊!

所以,号称二战中最没有思想的日本兵自然得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于是,事情很快就变得哭笑不得起来。

日军在扫荡中携带我军高级将领的照片,这样的事情早有耳闻,在一九四二年的太行区作战中,日军曾经出动益子重雄指挥的特种部队“挺进杀人队”,化装袭击八路军总部。根据新华社记者云杉考证,当日这些化装成八路军的日军官兵就曾随身携带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等我军将领照片。

也许是认为这一招数很有价值,1943年夏天,日军华北方面军把这一做法贯彻到了整个作战部队。

现在可以看出日军的逻辑了——因为日军的作战对象并非仅仅129师,为整个作战部队再配发刘邓的照片不合理。天才的日军情报部门想出了这个好主意——无论跟哪儿的八路交手,都是毛周朱的麾下,所以带他们的照片,总不会错吧。

由此推测,到诺门罕作战的日军士兵,恐怕人人都带着斯大林的照片呢。

斋藤邦雄记载当时方面军传达命令时,对让士兵携带毛周朱照片的解释是这样的——“本次作战,是方面军直接指挥的战斗。本军将深入敌根据地太行山的山地奥部。因此,何时,何地与化装成农民或工作员的此三名指导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相遇都存在可能。同时,其也可能隐藏在捕获的敌方士兵中。此照片必须随身携带,一旦发现任何可疑者立刻进行核对,以免放过。”

对于日军士兵来说,不过是几张照片,又不是什么大件行李,所以也没有人多说什么。但是,斋藤想,参加作战的每个士兵都配发,方面军恐怕也要印刷几万枚,其经费大约也不在少数。

不但斋藤提到过此事,其他参战日军老兵对此也有记忆,但后来看过电影中真正的毛泽东以后,回忆方面军发放的照片“形貌黑胖”,与本人相差甚远。

天知道日军从哪儿弄来的照片,反正不是后来的标准像。

“但是,到了作战结束以后知道,这三名指导者谁也不在日军作战的范围之内。自然也没有抓到其中的任何一人。”斋藤回忆,“即便是八路军的普通一兵,想要抓到都堪称困难,何况这样高层的指导者呢?这种想法明显是脑袋中邪(正気の沙汰)了嘛!”

据查,这位被斋藤称为中了邪的日本陆军华北方面军总指挥官,就是日军中有名的“智将”——冈村宁次。

看看当时的报道就可以发现,日军发动1943年夏季扫荡时,周恩来在重庆,毛,朱在延安开会,几乎天天上报纸,时不时地还要做一两次讲话。

看来,这位智将是既不看报,也不听广播的。

写到带着照片去抓毛泽东这件事,斋藤邦雄用了个题目,叫做“贻害无穷的照片”。

真正因为这三张照片遭殃的,是当地的老百姓。

斋藤邦雄评价,估计因为这三张照片,把很多老百姓变成了八路军的忠实支持者。

山本五十六对日本陆军的评价是“蛮干”,也就是不顾常理,一条道跑到黑。“带着照片去抓毛泽东”这件事情,也被扫荡的日军“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干了起来。

结果是日军向根据地的扫荡中,每到一地,都要把村民集中起来,拿着照片一个人一个人地核对。只要看到觉得长得像的,一句“这是×××,在这儿呐!”,立即抓人(估计下巴上有痦子的被错抓不少),当然苦头是少不了的。

斋藤没有提到日军抓了多少人,有朋友提到日军当时给方面军送去“老年毛泽东若干,壮年毛泽东若干,青年毛泽东若干……”虽不知出处,倒也满合情理。

长得像毛周朱的要倒霉,长得不像如何呢?

一样倒霉。

对长得不像的,日军会问:“认识这三个人吗?”

老百姓要是回答:“认识。”那就麻烦了——肯定是严刑拷打,要你说出是否知道这三个人藏在什么地方了。

那要是回答:“不认识”呢?

一样麻烦。

“皇军”不是傻子,在这样的八路军根据地,你要说不认识毛周朱,那不是说谎吗?

居然敢欺骗“皇军”,结果自然又是痛打。

反正只要看见了这三张照片,没有不挨打的。

侯宝林先生的相声里面说到,查票的遇到对方问:“你认识我吗?”那肯定没好儿。因为如果说“认识”,对方——认识我还跟我要票,啪,一记耳光。那么,说“不认识”——“不认识?今天让你认识认识!”啪,一记耳光。

后来,只要日军拿出照片来,老百姓就会开始饮泣。

看斋藤的这段描述,开始是笑,渐渐笑不出来,以致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就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的黑色幽默吧。

满街去抓毛泽东,后果是老年,中年和青年的“毛泽东”充满了司令部(按照网友老胡的考证,应该是第63师团司令部而不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但是日本军队很快发现,真的毛泽东此时正在延安举办整风运动呢,忙得不可开交,完全不可能出现在太行山,这种搜查纯粹是一个耗神而毫无结果的麻烦事儿。

不过,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形象就是“蛮干”,没有认错的习惯。诺门槛战役前,日本驻苏联武官土居明夫曾经干了一件堪称绝妙的间谍活动。他在从苏联回国途中,沿途统计苏军的军用车辆调动情况,准确地判断出了苏军对中蒙边界增兵的规模。他发现苏军兵力和装备,在诺门槛将对日军构成压倒优势。带着这个宝贵的情报,土居一到伪满就急匆匆去见关东军中著名的“军事天才”辻政信参谋。结果,这位明白人辻政信参谋的回答令人叫绝——这件事你可不要对别人讲啊,不然会被(狂热的军官)砍死的……

土居一吓,就此闭口。本来可能载入史册的一次间谍行动,从经验变成了教训。

除了吓唬土居不要乱讲,关东军的作战计划自然没有任何调整,直到被打得落花流水。

法国谚语说聪明人就是除了愿意说的什么都不说,除了愿意信的什么都不信。

显然,二战的日本陆军中充满了法国聪明人。

所以,虽然明知南辕北辙,但此后日军出去扫荡依然带着三张中国伟人的标准像,也不知道是期望RP爆发还是带习惯了。

不过,慢慢连日本小兵也明白,从被俘的村民里找出一个毛泽东或者朱德来,根本就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这种事情认真不得。天长日久,也就不再有人把这当回事儿。

不幸的是,你不当回事儿的时候,有人会当回事儿。

这个人就是63师团的一位旅团长大人。

事情发生在一次日军出发扫荡前,少将旅团长(推测是第66旅团少将旅团长下支龙男)前来视察鼓劲的时候。一番慷慨陈词后,可能觉得士兵们还是太松垮,旅团长开始一个个抽查士兵们的出发准备。

一向作风一般的斋藤恐怕难免紧张,还好他这一个小队被抽查到的是另一名新兵。

日军中极重官阶,一个普通小兵面对少将大人什么感觉可想而知。

一番检查,没从这个新兵身上发现什么破绽的旅团长大人忽然心血来潮,问道:“你,司令部下发的照片带在身上吗?”

已经紧张得快休克的小兵赶紧回答:“报告长官,带了!”

“拿来我看。”

日军小兵从内衣口袋里掏出照片,哆哆嗦嗦地递了过去。

严肃的旅团长大人面色稍缓,但拿过照片一看,脸色就开始先发红后发青,挥舞着照片大声喝问:“这……这是什么?!”

靠近的斋藤邦雄瞟了一眼那张照片,不禁对那个新兵一声哀叹——你小子死定了。

原来,照片上根本不是共产党领袖毛泽东,而是一名坦胸露乳,神情冶荡的西洋大妞!在制片厂工作多年的斋藤一眼认出,原来是美国女影星狄安娜德宾(Deanna Durbin)。

显然,这名日军新兵是狄安娜的粉丝,所以,即便出发打仗,依然把她的照片随身收藏。但是,偏巧当时的照片都是一个规格,他同样放在口袋里的毛泽东的照片和狄安娜的照片一边儿大,仓促之间拿错,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对旅团长大人来说,这个刺激未免太大了。站立的日军们都可以听到他的咆哮——“让你去抓毛様、你怎么带着毛唐的照片?”

萨的日语有些半吊子,这段文字开始看得我有点儿晕。毛様也就罢了,这是日语里面“毛先生”的意思,是敬语——这当然不是说日本陆军尊敬中共领导人,而是其将毛泽东这样的目标视为“大物”的意思。

那么,毛唐呢?毛唐是什么意思?

幸好身边有个小魔女,一番盘问,才明白,日语中的“毛唐”,是个很有意思的词。

原来,古代的日本,对外界认知十分有限,“唐”不仅仅代表中国,而且代表所有的外国——因为日本人很难相信世界上有哪个外国不是唐的属邦,哪怕远到中东都是如此。

中东以外呢?

对不住,那个时代的日本人走不了那么远。

于是,他们把很多和外国有关的词和“唐”联系在一起。

比如,古代日本妓女出国工作,叫做“唐行”——目标当然不仅是中国。

又比如,梅毒是从外国传进来的,于是叫做“唐疮”,这个似乎和中国也关系不大。

自然,“唐人”的含义中也就不仅仅是中国人了,日本民间在明治前把所有的外国人都叫做“唐人”的。

毛唐呢?

哦,想想,那不就是“长毛的老外”这个意思吗?中国人所说“老毛子”是也……

原来日本人眼里狄安娜是长毛的老外¥¥#!!

斋藤回忆,可惜的是,那张的照片不曾细看。旅团长大人发怒之下一拳打在新兵的面颊上,被打得七荤八素的新兵手一松,狄安娜的照片就被华北的风,吹到山涧里去了。

得,这回,不但毛様肯定抓不着,连毛唐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