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松涉:关系存在论与事的世界观(代译序)

12/02/2008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广松涉,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在中国学界,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域中,他基本上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广松那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以及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思想博大而精深。l994年广松涉去世之后,他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我个人认为,了解广松哲学对于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因为我注意到,国内的一些学者正在试图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想的研究链接起来,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以达及一种“对话”和“开新”的新地平。而广松涉的哲学正是这一理论侧度上新马克思主义式的成功典范。我们需要看一看人家的已有成果,这包括其中的成功与教训。

当然,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Et子里,由于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基本上是以原苏联那种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居统治地位,以至于广松往往被视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异端而遭到贬斥。所以,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学界也曾经译介过一些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论著,可恰恰遮蔽了广松涉。特别是当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推出自己的“事的世界观”哲学体系后,那些教条主义的论者们诸如“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接踵而至。[2]进入二十一世纪,广松哲学的光泽在拂去历史灰尘之后,终于又开始褶褶生辉起来。这里,本文只是对他的生平和哲学思想作一概要式的介绍。

广松涉1933年8月1日生于日本的福冈柳川。1944年,小学五年级时他迷上了爱因斯坦,并立志要当一名物理学家。这是他思的起点。l945年,广松涉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阅读卡尔·皮尔逊所著的《科学概论》,对马赫产生了强烈印象。马赫的关系式的感觉要素图景成了他步人现代科学构架的重要路径。也是这一年,年仅12岁的广松在伯父的影响下,不可思议地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由此奠定了他左派思想的学术基根。1947年,时读中学二年级的广松涉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题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心思想是讨论核爆炸,重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优势。l949年,年仅l6岁的广松涉正式加入日本共产党。从此,广松涉的一生就始终是为社会主义战斗的一生。1951年,广松涉开始意识到近代自然观(实体主义)向现代自然观(关系主义)的转变意义,模仿黑格尔的《逻辑学》写成了l4本“关系逻辑学”的笔记。l952年,他报考东京大学理科不第,转而进人东京学艺大学数学系,同年开始系统学习哲学,并决定从物理学转向形而之上的哲学。l954年,广松涉终于考入东京大学(文科)。可其问,又多次因革命活动中参见参坂真:《现代的思想状况和马克思》,载《前卫))1983年1月号。[2]参见吉田杰俊:《现代思想论》,团结出版社l993年版,第三编。

止了学业。1957年,广松涉正式进入东京大学文学系哲学专业。不久,他将毕业论文题目由人学时所预定的哲学家黑格尔变更为科学家马赫。此举深受桂寿一主任教授的称赞。学问,作为前提作业,专心致力于现象学和新康德派研究。每天在图书馆学习之后,坚持到红露外语学校学习德语。次年,广松涉精心致力于康德、黑格尔、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到夏天,已经基本奠定了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l959年,广松涉在东京大学文学系哲学专业毕业。毕业论文题为《浅论认识论的主观》(收录《广松涉全集》第l6卷)。在这篇论文中,他已经开始构筑交互主体性、四肢结构论等广松哲学的基本框架。同年,再人东京大学文学系哲学专业进行研究生学习。1960年,他开始关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文本结构问题,直接批评苏联的阿多拉茨基版和梁赞诺夫版在编译上的非法文本重构(由此导引了后来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1965年的巴加图利亚新译本的问世)。次年底,完成了题为《康德的先验演绎论》的硕士论文。 1964年,广松涉在东京大学文学系哲学专业继续博士课程学习。其间,与须藤吾之合作翻译了马赫的《感觉的分析》一书。l965年,广松涉在获得了博士课程的学分之后,从东京大学退学,从此,走上了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职业哲学家的道路。

1965年以后,广松涉先后任名古层工业大学讲师(德文)、副教授(哲学和思想史),1966年,他又出任名古屋大学基础部讲师和副教授(哲学与伦理学)。1976年以后,广松涉出任东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直至l994年退休。同年5月,获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同月,广松涉因患癌症去世。

广松涉生前出版论著四十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在他去世后,出版有《广松涉文选》6卷和《广松涉全集M6卷。现在,广松涉已是日本学界公认的当代哲学大家。纵观广松涉的思想发展进程,可以看出青年广松涉是从对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现代物理学的关注进入理论研究的,在这一方面他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见解(《科学的危机与认识论M973年、《相对论的哲学}1986年),这也是他后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建构广松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和逻辑视角。同时,广松涉哲学之思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西方哲学。先是康德、黑格尔,然后是胡塞尔和新康德主义,还有舍勒、梅洛一庞蒂,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海德格尔。在这方面的论著有《黑格尔》(1976年)、《梅洛一庞蒂》(1983年)、《交互主体性的现象学》(1986年)、《现象学的社会学原型——许茨研究笔记》(1991年)。

如前所述,二战以后,在大学读书的广松涉直接投入了日本新左翼的学生运动,也是在革命的实践中他转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且一开始,他就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金科玉律,而是以独立的探索精神来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在这一点上,他的理论逻辑思路十分接近西方马克思主义。广松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努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献学地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这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像》(1971年)、《新编<德意志意识形态>》(1974 年)、《资本论的哲学》(1974年)、《马克思的思想圈》(1980年)。二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发生学研究,其中出版有《恩格斯——其思想形成过程》(1968年)、《马克思主义的确立过程》(1968年)、《马克思主义的地平线》(1969年)、《青年马克思论》(1971年)、《马克思主义的路径》(1974年)、《物象化论的构图》(1983年)、《以物象化论为视轴读(资本论>》(1986年)。三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关系,主要论著为《现代革命论探索》(1970年)、《“现代超越”论》(1975年)、《新左翼运动的射程》(1981年)、《历史唯物主义与国家论》(1982 年)、《历史唯物主义与4生态史观》(1986年)。

当然,对广松涉来说,在当代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仅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十九世纪的文本中,而要在当代科学和社会实践的新层面上将其“推进”和“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就是广松涉自己的哲学体系——“事的世界观”(《世界的交互主体性的构造))1972年、《事的世界观的前哨》l975年、《物、事、语}1979年、《辩证法的逻辑》l980年、《佛教与事的世界观}1981年、《存在与意义——事的世界观之建基》计划三卷,其中第一卷1982年出版,第二卷1993年出版,第三卷因广松涉1994年的去世而未果)。下面,我对广松涉的哲学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在广松涉看来,自考茨基以来特别是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形成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被武断地一分为二,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实体为基石的辩证唯物主义被确立为第一哲学,它在自然界的运用是自然辩证法,在历史领域的运用是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这种观点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创立哲学新世界观时的原像,而是一种带有旧唯物主义色彩的教条式的机械决定论诠释体系。而另一方面,在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中(在日本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思想波动即是所谓六十年代“主体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被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关注人类主体的人道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片面诠释的两极。正是这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在今天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的敌人正是利用了这种错误来攻击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失败了,并企图以此来彻底否定马克思主义。广松涉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要“回到马克思”,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初始理论地平。

广松涉明确反对用某种教科书体系去反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做法,他主张以现象学(释义学)的方法来对待马克思。具体说,就是以一种文献研究甚至“知识考古学”的方式来重视文本的初始视界。他将其称为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像”和“地平线”,这也是我们科学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前提。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广松涉1974年在河出书房新社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复原、新编辑版》一书中的研究情境为例。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l845~1846年撰写的这部重要哲学论著,在生前并没有公开发表,并且其中最重要的第一章手稿还是尚未完成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撰写的情况看,原稿由五个手稿构成。在后来的保存中其中第一手稿又遗失了l2页。现在我们一般研究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文本,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在这一文本中,特别是其中的第一章,是以1932年苏联学者阿多拉茨基的第二版(第一版由梁赞诺夫l924年整理出版的)为基础的。由于这一版中打乱了马克思恩格斯原稿的顺序,并按照编者的理解进行了重新编排,人们已经很难看出第一章的原貌。也因此,l965年由巴加图利亚整理编排,重新出版了新译《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这一版本中,再一次恢复了马克思恩格斯手稿的原有结构,增加了新找到的三页手稿,并复原了被删去的全部文字和修改记号。t966 年东德用德文发表了这一新编手稿,l988年我国的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以这一版本为基础的新译手稿。这一版本为我们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始理论线索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可就是对于这一手稿,广松涉仍然不满意,1974年他重新推出了另一个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的文献版。在这里,他直接以手稿的照像版为据,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手稿(66页)与后来的修改文字(23页)进行了同页分立式排印,而将所有的删除文字和修改记号直接还原到原来的手稿的文本空间上。以此试图最真实地重现马克思恩格斯撰写手稿时的初始情境。广松涉正是以这样一种研究情态来寻求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基础的。所以,他以众多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为据,认真研究过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研讨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过程和理论本质,解读过《资本论》,从而提出了他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独特的见解。

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生学研究中,广松涉十分特别地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于1845年(在时间断面上这一点他同阿尔都塞),但这不是什么抽象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的“断裂”,而主要表现为青年马克思的人学实体论向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关系存在论的转变。在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时思想逻辑中,他的这种观点有极大的现实针对性,即战后一定时期中一些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尾随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潮,以人本主义的异化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诠释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确证为所谓“主体唯物主义”或“人(间)学唯物主义”(船山信一)。广松涉坚决反对这种理论倾向。在这一点上,他又在理论逻辑深层同构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阿尔都塞的逻辑反广松涉编译的这一稿本,除去日文版,同时还附有一个德文原文版。河出书房新社l974年版。

以他的分析,在马克思l844年的劳动异化理论中,虽然他已经开始以“人”(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类本质)去替代黑格尔主义“主体一客体”同一逻辑框架中的绝对观念,但这仍然是非科学的。因为异化理论先验地预设了(A)一人未被异化的本真存在;(B)一异化的非本真人类存在;(C)一通过异化的扬弃恢复人的本真生存。历史成了A一肛的人的异化与复归过程,这仍然还是隐性的黑格尔神学构架。[3]而此时作为青年马克思人类主体类本质的劳动,实质上还是一种先验的主观价值实体。广松涉认为,正是施蒂纳对人本主义的批判给予了马克思的思想以重要的理论冲击。在他看来,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否证了施蒂纳为了反对费尔巴哈类本质人本主义,而提出的“实际存在的个人”之后,才开始回到现实历史之中来。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必须克服一般的以人为实体即主体的人本主义,这不仅是规定了类本质的费尔巴哈之流的人本主义,而且也包括规定了个体存在的施蒂纳之流的人本主义在内”。广松涉以为,在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是抛弃了一切旧的实体性(一先验主体)的人本主义哲学构架,才创立了以实践(海德格尔的上手性,广松涉将其译为“用在性”)为基础的关系本体论。关于这一点,广松涉的分析有其深刻之处。

依他之见,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重大的哲学变革中,从来没有特意建构一个哲学逻辑体系,但他们的确创立了一种新参见拙著:《折断的理性翅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九章的哲学视界。在马克思最初的哲学原像中,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实体、人类实体和唯心主义的观念实体都不再被视为是第一性的,而实践(一上手关系)是第一性的。哲学的对象在这时被根本改变了,原来那种旧唯物主义直观的理想化的自然物质或抽象的人都不再是哲学的主要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已经是实践之上的“历史的生活世界”。在这里,广松涉的解释显然是有失误的。承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通过简单地抬高实践的本体地位实现的。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的马克思从来没有否定自然物质存在的第一性,而是确定了同是第一性的自然物质存在和社会实践中,后者更重要的逻辑基始性。但这绝不是传统本体论意义上的第一件。

当然,广松涉强调实践的本体地位并不是像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家和日本的主体唯物主义者那样是为了确证主体性,而是凸现一种关系存在论。这也就是说,广松涉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真谛是一种从实体本体论向关系存在论的转变,这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决定性地超越了近代哲学“主一客”定式。实践是现实的关系,在新世界观中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实践上扬弃和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等等二元对立的”。“马克思恩格斯自我批判性地扬弃了实体一主体这一自我外化和获得自我的异化论结构,与这种转变相一致,他们决定性地超越了立足于近代哲学之上的主观一客观图式的地平本身,直至提出了社会、历史理论的新范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的新地平。”这里的核范式就是人类生存实践基础的物质生参见拙产。正是生产(工业),这一人对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能动关系中,才形成了历史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历史。(1马克思哲学的逻辑本体就是关系(相当于海德格尔的此在在一定历史时间中的去在世)。在马克思的科学文本中,他总是把人们通常看作是实体的东西(相当于海德格尔的在者),重新彰显为关系。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物(实体存在),而是为颠倒的物象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因为任何实体都不能离开关系而存在。物质实体、自然首先是以与生存实践的关联相适应的表相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也是海德格尔所谓的上手(道具)性的存在。而社会生活也就是实践关系中的历史的生活世界,即所谓在历史世界之中的存在。广松涉认为,与海德格尔一样,马克思就是要超越个人与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摹写论与构成论的二元对立。这就难怪日本学者要批评他是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了。与我们国内的一些学者的做法不同,广松涉不是将海德格尔与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嫁接起来,而是将海德格尔与中晚期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结合起来。

在广松涉的进一步匡正中,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关注的既不是客观物质性也不是实践的主体性,而是所谓作为社会存参见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第41页。

广松涉:《现代超越,论》,朝日出版社l975年版,第249—250页。参见参坂真:《现代的思想状况和马克思》。

我在《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一书的第二章的最后,关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批判有一重要评点,即阿多诺只是在宏观逻辑前提上进行了有力的证伪,可是他并没有能真正进入和破解海德格尔哲学最重要的学理层面,即此在通过上手(实践的用在)建构世界历史的本体论。所以我断定,对于阿多诺来说,海德格尔与马克思,还是一个尚待完成的理论工程(参见拙著:《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l97—198页)。这一点,我可以再说,广松涉正是那个从正面完成这一任务的人。

在关系性主体的主体际性。广松涉说,在马克思那里,生产首先是一种对象化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个体在自然的历史的各种条件制约下,通过被投的抛人性生产(匮乏性引起的被迫劳动),存在于自然的历史化创造之中。但是生产同时还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对象性活动,是分工性的共同劳动,是与同时代的人及以前人们共同进行的活动,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主体际性了。以他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新视界的本质就是对这种主体际性的自觉。甚至,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后来的论著中很少用主体一客体这一对范畴,因为这对概念本身就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构架的基本规定。在科学的哲学形成之后,马克思恩格斯都尽可能地去克服旧哲学的二元模式,而确证科学实践关系基础上的主体际性。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就是一种关系本体逻辑。马克思从来不是主张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直观,而是说:我对我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本质不是物质实体,也是基于实践关系的科学认识论!在此,我们再一次能感到广松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所谓超越近代哲学的现代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广松涉本人并不是一个在书房里不闻窗外事的学究,他十分关心日本的左翼斗争运动。甚至我们可以说,广松涉的理论努力也正是为了他的革命实践服务的。所以,他的关系存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归就是所物象化论的历史观。在这一理论层面上,他认为l845年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同时也是一个从劳动异化革命论向科学物象化论革命学说的转变。

对此,广松涉有过一个对比性的界定:在1845年以前,广松涉:《历史唯物主义与国家论》,论创社l982年版,第lll页。

马克思也从异化论引出对现存的否定性批判,但其逻辑基点是人本主义的价值悬设和当为性(应该性):资本主义不好,是因为它违背了人性,所以它应该被打倒。而在马克思新的科学物象化论中,他则抛弃了这种先验的逻辑预设,这种新的革命学说是确立于一条现实的客观实践逻辑之上的。如前所述,在马克思的科学文本中,社会历史的本体惟有人的主体际的共同活动(一关系),我们面前呈现的社会和历史不过是这种关系的物化,即社会关系本体的物相形态。这又是在与在者的异质性。在这里,物化概念被规定为以物与物的关系乃至物的实体与事物的属性来表象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这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日常的直接意识中出现的物相错认,即物象化。对于一定的社会存在,物化(一定社会分工中地位和职位的固定化)并不是所谓人的本真存在的异化,而首先是一种具有深刻必然性的普遍有效的事态,人们就是对这一社会方式存在着物象化式的错认,其本身也是与这种生存模式相关的,这不是一种简单的错误和谬误。物象式的错认本身也是历史的。他认为马克思不仅批判性地阐明了经济现象中的物象化问题,而且对若干历史现象、社会权力、政治权力的物象化,对道德的制度的物象化,甚至对群众运动本身的物象化问题也作了科学的论述。依广松涉的看法,面对这种物象化状态,仅仅靠正确的认识是无法克服的,为了克服它,就必须重新编织现实地改变这种物象化状态新的关系网络(新组织态)。这就是革命的出发点和主要任务。

(1)物象化,广松涉专门标注过德文%ersahlihun9。这是广松哲学中的一个极关键的重要范畴。此词德文原意为使之具体化,成为某事情。广松涉将其区别于verdinglihung(物化),专门译作物象化,并以此标注晚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本质。

广松涉的物象化观当然是有失误的。在马克思那里,从人本异化逻辑中新生的科学物化规定的确是存在的(这一点广松涉有深刻之处)。但物化绝不是什么关系本体的外在化物相。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区分过对象化与异化一样,在哲学新视界以及后来他的经济学研究里,马克思进一步区分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是一般社会生活)的两种物化:一是个人在其自然规定性上的物化,这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人在生产中对自然对象的占有和对象化,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将其称之为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物化还表现为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关系)上的物化,同时这种物化对个人来说又是外在的,即历史主体颠倒地表现为客体,人的关系倒立式地表现为物的关系,并且人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力量的奴役。这种不正常的历史物化现象正是原来马克思在人学理论中称之为异化的东西。在这里,马克思只是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肯定前一种物化,而批判后一种物化。并通过否定后一种物化来确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和暂时性。与青年卢卡奇一样,广松涉没能科学地区分马克思科学文本中的不同物化规定,前者走进人本主义逻辑,而后者则掉入更混乱的理论误区中去了。这是胡塞尔加海德格尔式的泥潭。

可是不管怎样,广松涉是一位错得有水平(我的老师孙伯镤教授语)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我将其称之为物役性。参见拙著:《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

广松自己的哲学体系被他命名为事的世界观。对这种新世界观,他曾经有过一个比较完整的表述:在认识论的视角中,它替代了以往的主观一客观的模式,以四肢构造的模式表现出来;在本体论的视角中,替代了对象界中的实体的基始性的认知,而以关系的基始性的自觉表现了出来。在逻辑的层面上而言,它意味着,与同一性为基础的假定相对,以差异性为根源性范畴,以及相对于构成要素性的复合型,这是一种建立在函数性关联型结构中的本体论。相对因果论式的说明原理而言,是一种相互作用式的描述原理。

在《存在与意义》一书的第一卷序言中,广松涉说明过自己哲学的否证性基础。他说,事的世界观,就是要抨击传统的日常性意识以及在学理性反思中曾居统治地位的物的世界像。这是一种极强的针对性。在那种传统的旧唯物主义观念中(物的世界像),诸多种类的直观中的物构成着世界——全部存在界。这是一种实体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正在批判这种将外部世界仅仅作为感性直观对象的物相图景。广松认为:根据这一世界观的统觉,首先可以直认存在着独立自在的存在体(实体),这些实体具备着诸种性质,并且相互地关系着。此处形成这种描像,具有性质的实体初始性地存在,实体间第二性地结成关系。 ——实体观历来有许多种类,质料一实体论、形相一实体论、原子一实体论等。此外,还有一元论和多元论。

松涉:《事的世界观的前哨》,劲草书房1975年,序言。

广松涉:《存在与意义》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l页。

松涉正是要否定这种实体主义的物象观,而确立一种新的关系主义的事的世界观。

其实,这个事是从海德格尔那里来的。关系性的事,即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去在,在一定时间内的世界中存在的样态,它否定传统的实体性的物相(现成在手的在者),存在总是关系性的事件和事情(以此在的上手为中心的建构过程)。广松涉认为,海德格尔是在哲学层面上说白了马克思的实践关系存在论。不过,1845 年以后的历史性的物质生产被伪装成形而上的上手之类的玄学物。所以,广松涉在使用日文汉字翻译海德格尔的上手(Zuhandensein为海德格尔的重要术语,中文版《存在与时间》译为上手性)时,专门选用了用在二字,以反对物的世界观中虚假的现成在手的物在。这似乎是一种从海德格尔向马克思的归属,其实这就是所谓实践之存在。用在是全部哲学的起点,即哲学本体论的基始。用在就是关系,所以广松涉直接说自己的哲学本体论就是关系主义存在论,即事的世界观。

那么,什么是他所说的事的世界观呢?广松涉说,所谓事,并非指现象或事象,而是存在本身在物象化后所现生的时空间的事情(event),并且,如同通过这种结构性契机的物象化物(广义的物)显现那样,关系性的事情才是基始性的存在机制。(广松涉直接说,这就是一种关系主义(re—lationism)的存在论。关系主义认为,凡是被认定为实体的物,实际上都不过是关系规定的纽结。根据这一存在论可以得知:实体不是自在后面第二性的相互关系,关系规定态恰恰是初始性的存在。

海德格尔有存在不是一种东西,而是一个事情之说。参见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务馆l996年版,第—5页。

广松涉认为,在科学上越走向现代,关系存在论就越获得一种合法性。在现代知识中,曾是实体主义最大根源的物理学,也早就产生了从实体主义向着关系主义的彻底转变。反思以往,近代物质精神二元论的实体主义中,实体主义的灵魂观早就表现出自我崩溃的兆头,无论如何细分各科自然科学,都受到物理学支撑,实体主义的物质观恒久坚固。然而,在物理学方面,当进人本世纪,正如相对论或量子力学所展现的那样,实体主义的本体论遭受自我否定,导致关系主义的存在论成为主流。(可是,现代物理学不可能完全抹去实体主义,实体主义的范式与关系主义的范式依然混合并存,但所谓现代物理学的危机式的紊乱之发生确是事实。可以这样说,在进行认识论、存在论的分析时,关系主义的存在论变成主流趋势,这已一目了然)。在他看来,无论是马赫的关系式的要素说,还是海森堡的测不准定律的主体(工具)中介论,都说明了人们面对世界的关系基始平台。一句话,当代科学观为关系存在论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基础。

当然,关系基始性这种存在论,在常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任何关系都是不能具象直观的,人只能获得对关系本身物化所进行的表象。这就是所谓物象化。结果,人们却将物相中的关系错认为物。物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错认的视像。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论问题。他认为,拒绝了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的马克思,其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核心就是在探讨关系如何被物象化地表现出来的。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就是物象化理论。这一点上文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对于这一问题,可参阅广松涉:《科学的危机与认识论》,纪伊国屋书店197年:《相对论的哲学》,日本不列颠出版l981年:《事的世界观的前哨》。

讨论,这里我们再来看广松涉的具体说明。

在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视域中,物象化不是常识观念中那种类似水结成冰、毛虫化为蝴蝶、氧和氢结合变成水等等所谓客观的变化,即与我们的认识毫无关系地进行的客体过程。换句话说,物象化不是某种纯粹的客体变化,而是指一定的关系(即在一定历史中存在的具体事件),转化为对于我们而言的某种特定的为我性物象。这种物象对于当事者来说,它可以直接被称为以物象的形式而存在。以物象的形式而存在不仅仅是认知事态,对于当事者来说意味着以制约他的感情、意思,甚至行动的形式而存在。——因此,在称呼这一事态时,笔者采取了对于我们学识审察者来说的关系(Verh~ltnis for uns)化为对于当事者来说的物象(Sa—he fiir es)这一说法。比如,在传统哲学观中人们面对自然,总是会区分自然存在与对这种自在自然表象的自然像,而马克思则不然,他就直接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接触到的环境自然,决不是亘古不变的天然的大自然,而是通过人类历史的所为被变样过了的被文明化的自然、被历史化的自然,或者说,以自在的形式出现的自然界,不论是以被哲学直观识破的形式也好,还是以对于肉眼来说明晰的形式,也好,实际上都是在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的物象化之后出现的被历史化的自然0所以,与现象的自然相区别的物在(在手Vorhandensein)的自然,恰恰正是通过历史的、社会的教育而被传达的,被交互主体化的信息世界,说到底,那仅仅是作为用在(上手,Zuhandensein)的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第217—218页。Sahe for es德文原意为客观呈现出来的事情,广松涉日文中译作物象。确切地说,可作为它之相。

自然。这是由于,我们在现实中可以开拓的自然环境,不论是田地也好,还是森林也好,都是被文明化的自然,换言之是被加工过的自然。社会历史过程就更是如此。显然,这还是海德格尔加马克思。
当然,广松涉认为,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并不是某绝对凝固化的真理。他声称要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将这种关系本体论推向更新的层面。这就是他所创立的交互主体性的四肢存在结构论。这是他关系存在论的直接布展。那么,何为面对世界的四肢结构呢?

四肢性,是广松涉的一种借喻,它缘起于认知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图景的分节建构。在完形知觉建构中,人所面对的混沌经验体总是以一定的分节相呈现出来,而在广松涉的认识论中,他则用动物的四肢和植物的枝干来表示这种图景的分化和建构。动物的四肢以及树木的枝叶等等,虽然并不是来自于胴体以及树干上的物体的分节,但应该是以可称之为肢体性的形态来分节并被意识到的,其整体图像可以作为这一包含肢体的分节的交错分子的形式显现。如前所述,在广松涉看来,从来就不存在抽象的独立实在的客体与主体,即现成在手的物在状态的二元断裂的自在物体与主体及其主观认识。人们所面对的世界始终是我们自己参与建构出来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世界。四肢正是认知现象世界的两个侧面中的四重关系。首先是认知现象的与件层面,它由双重分节性关联构成:一是现象的所与,这是说现象的呈现总已经是面向主体的,处于与主体的关系之中,而非物的世界观中那种假想的作为认识对象的独立实在。二是意义的所识,这是指被意识到的现象与件,这是被赋予意义的观念性存在。这二肢
广松涉:《事的世界观的前哨》,第l6页。

不是独立自在的自足性的东西,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所与一所识的统一体中的关系项。其次是现象的主体侧面,这又是统一体中的二肢分节结构:一是作为能知的某人,二是能识的某人。前者是观念性的主体性(他者),后者系具体实在的个人主体,这二项始终共轭出现。于是,在人的认识中,世界始终是以这种现象的、观念的二肢性成态构成的四肢存在结构发生的,这就是事的源发产生式。

这种四肢结构也被布展到现实社会历史存在中。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非历史挪用再一次复权(这是广松涉很喜欢用的词)了,存在本体论中的那个抽象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被改写为在历史世界之中存在,进而创造了一个在商品世界之中存在(In—der—warenweltlih)。广松涉说,他是将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物象化构图推及整个历史世界的物象化本体构造的构案。这是广松涉在《存在与意义》第二卷中所做的事。在此,认识论中的四肢分节结构的基础被座架于实践中的上手世界,即在实践的使用中建构出来的世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成了广松涉用在(上手)世界的财物态存在的二肢。人们的对象活动,不仅仅作为给道具的有意义性的关联带来变位的东西而只具有工具有意义性,同时也作为具有社会有意义性的东西,——使用价值的生产同时与价值的生产相融合这样的商品世界的对象二重性只不过是一种样态而已——它存在于二肢的二重性之中。4另一方面,主体活(1参见广松涉:《存在与意义》第一卷,第5页。)劳动的二重性成了主体的二肢性。这又是一种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挪用:具体的有用劳动的主体作为抽象的人的劳动的主体,即使在社会上与有效的(geltend)类比的构造中,也二重化地出现。而且,这个参与的物象化成为上述对象的两个主要因素并承担起二重的有意义性。于是,就这样,人们每次都以已经被拘束的存在(seinsverhunden)方式,在历史地、社会地扮演作为某人的角色时,将已知的条件作为某种更多的(etwas Mehr),在共同活动(zusammen—wirkend)当中物象化地进行规定的做法上,在再生产共时、历时的上述动力学的过程的关联的同时,使历史世界成立。在历史世界中,自然而然的用在(上手,Zuhandensein)在自我对象上同时作为义务(Witgehalten-sein),个人的 (pers6nlih)的对象活动作为非个人的(ent-pers6nlih)的物象化的共同活动,在二重的二肢性中出现。此时,义务不是作为所谓的主体的事物的客体化,而是作为用在(上手)的相互作用的物象化的体现——更确切地说,义务之所以用在(上手)地出现,是因为人们参与了存在被拘束的协作关系 ——而存在。广松涉的现实社会本体是实践论的四肢相互作用结构。物象化的错认,正是由于四肢结构的物化。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历史哲学图景。

大约在五六年前,我就已经向国内学界推荐广松涉和他的哲学。当时,我是在谈到自己的哲学研究与中国当代哲学的建构时说到广松的。我说,希望自己今后有可能去实现一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第l65—166页。
种真正的哲学创造:以民族文化为本,以马克思的方法为主导,以当代科学和哲学的成果为接口,找到今天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属于自己生命跃动的精神。在这一点上,我很赞成刚刚去世的日本当代哲学大师广松涉的思路。他开始是一个熟知自然科学的学者,后来在关心日本左派反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践中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在七十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学式的解读仍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高点。后来,他以日本民族文化为基底,以马克思为逻辑中轴,广收当代自然科学和西方哲学的成果,创立了一个很具东方(大和)特色的广松哲学。不久,我还专门写过一篇介绍广松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其实那时候,我对广松涉的了解,还停留在一些并不丰厚的二手资料上。对他的肯定几乎建立在一种粗糙的理论直悟之上。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也是为了广松涉,这些年我一直想招一位精通日文的博士研究生,可总不能如愿。直到2000年,南京大学筹备成立中日文化研究中心,近水楼台的我终于抓住了几位刚从日本拿到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新组建的学术编译部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广松涉。通过在日本熟门熟路的何鉴老师,我们很快就与广松夫人建立了热线联系。当她听说中国学界想介绍和研究广松涉的哲学思想,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不久,我们手中就得到了广松涉的主要学术论著的单行本,然后,广松夫人又向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赠送了《广松涉文集》(6卷)和《广松涉全集》(16卷)。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推敲,我最后确定参见《哲学动态》》1995年第9期。

先翻译广松涉中后期的三本主要论著,即《事的世界观的前哨》、《物象化论的构图》和《存在与意义》(第一、二卷)。并在我主编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中专设了广松哲学系列。这三部书分别由赵仲明、彭曦和何鉴三人担纲主译。

从所有译稿的第一稿开始,我就做了第一读者(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正面阅读广松涉的文本)。然后就是与几位博士一稿接一稿地修改超出正常编排程序的清样。几乎每一次面对修改稿或新的清样,都会有一次痛苦的术语转换研讨会。广松涉的东西真是十分难读的。他的思想主要是当代自然科学观(爱因斯坦、量子力学、马赫主义)、马克思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一庞蒂哲学、当代认知科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等思想再加上日本文化的复杂综合体。广松涉精通德文,如同日本一些重要哲学家一样,他的主要学术资源直接基于德国近现代哲学。仔细看,广松涉的思想基本上是晚年马克思加海德格尔的路数。所幸的是,大量的术语他都旁注了德文原词,这使那些根本无法翻译的日文汉字大多有了某种更原初的语境。

如海德格尔的Versahlihun9一词,成为广松涉的一个极关键的重要范畴。此词德文原意为使之具体化,成为某事情。广松涉将其区别于 verdinglihung(物化),专门译作物象化,并以此标注晚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本质。再比如,Vorhanden和Zuhandensein为海德格尔的重要术语,中文版《存在与时间》译为现成在手性和上手性,广松涉日译为(以后如果有可能,我还想组织翻译他所编的那本《德意志意识形态》,再选一本《广松涉精粹》。

我已经注意到,国内一些介绍和评述广松涉思想的论著在翻译其哲学术语时.多数重要概念还停留在日文汉字的转引上,其基本语义都是含混不清的,这是我下决心认真一下的主要原由。

物在性和用在性。我觉得广松涉的翻译比起中文的海学翻译还真别有一番意味,所以,在翻译广松涉使用的汉字物在性,但同时用括号标注(在手);保留广松涉使用的汉字斥在,但同时用括号标注(上手)。有不少术语都是几经颠来侮去的反复才最后确定其中文对应指称。(翻译广松涉的砻作,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显然,我们并没有做得很好,这确实是我们的用在,只期望它能引出更精到的汉译文本。最后还应该说明,目前我所选译的广松涉的这三本书,其实是有着严格的内在逻辑顺序的。第一本《物象化论的构图是广松涉的马克思哲学基础。它包含了他对马克思恩格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专门解读,他著名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曼的断代理论,即从青年马克思的异化论向晚年马克思的物象化论的转换,他对马克思关系本体论的诠释就发生在H=处。第二本书《事的世界观的前哨》是广松哲学的西方哲学和现代科学观基础。其中首先有对从康德、马赫、胡塞尔、舍鞋一直到海德格尔的哲学批判,广松涉是想在这种批判性的思考中找出一条路径,主要是想否定主一客二元认知图式,然后通达关系存在论。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理论确认是来自利学本身的支援背景,这无论是从马赫的关系复合论、爱因斯垣的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特别是测不准定律)都凸现出在世中的关系存在论特征。在阅读完这两本前提性论著之后,我们就可以步人广松涉那作为体系哲学圣殿——两卷本的《存在与意义》了。广松涉哲学的一些主要范畴,如事的世界观、关系存在论、交互主体性、四肢性、身体性主我文内脚注中一些背景式的解说和注释是由我增设的,在书中一律标为编者注。

广松夫人说,美国一家出版公司曾经打算将广松涉的《世界的交互主体性的构造》一书翻译成英文,可是在翻译上遇到极大困难而最终流产。

和身体性客我等,其实在我们选的前两本书中已经有基本的说明,在这里,广松涉无非是开始以这些基本构件建构自己的哲学图景了。当然,读广松涉始终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有难的开端,只要坚持,必有其丰厚的收获。

我一直以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早该有一些必要的深度理性磨难了,因为这是科学的真正起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