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未知的究竟是什么?

04/22/2016 posted in  青年之声

作者: 思思

几年前,“身心灵”理论在中国大陆城市白领阶层中逐渐流行。什么是“身心灵”呢?借用百度百科的说法:

“简单来说,“身”就是指身体,“心”是指心理,“灵”则是指宇宙万物皆具的能量,也可称之为灵性,而“身心灵”注重的是三个层面的统一与和谐,将人视作身心灵的统合体,以寻求整体的健康与灵性的成长。”

20世纪60年代,“新时代运动” 于美国兴起,整合了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从东方哲学和宗教中汲取灵感,带动了国际关注“身心灵”的潮流。在中国,身心灵首先于上世纪80年代在台湾发端,渐渐被引介到大陆。身心灵的兴起带动了与身心灵相关的一系列书籍,视频,身心灵课程,瑜伽等等产业的发展。

2008年台湾作家张德芬发行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是关于身心灵理论通俗介绍的一本书。笔者身边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心理学专业的同学都受到这本书的吸引,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和瑜伽老师在她们的心理辅导和教学过程中加入了与之相关的内容。比如心理老师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会告诉学生要活在当下,学会放下,接纳自己。瑜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一直在强调要用心感受与身体的连结。这些都是《遇见》这本书中涉及到的内容。

这本书是当年台湾三大畅销排行榜前三名,并于2012年获得当当网畅销书籍第一名。当然这本书现在已经排不上大陆畅销书前十名了,但是销量依然不错。

这本书通过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通过同老人以及其他配角(老人的学生)间的对话,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内在世界,进而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甚至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同时提供了解脱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的方法。

不得不说,身心灵内容比成功学励志故事和心灵鸡汤还是要高明一些的。励志故事中带着主角光环的主人公具备勤奋,诚信,智慧,勇敢等等优秀品质,每次遇到逆境都能成功化解,最终实现屌丝逆袭。这种故事几乎就是脱离现实世界的神话,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多少实际的指导作用。而心灵鸡汤可能能够在你遇挫的时候起到安慰作用,但也仅此而已,无法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

《遇见》这本书首先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城市白领阶层女性的形象若菱——事业成功但生活失意,脾气暴躁而且容易焦虑。书中若菱面对的麻烦——业绩考核,家务劳动,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等等都是城市白领阶层的女性要面对的挑战。她们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会经常产生负面情绪。而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许多困境和偶尔的反思,都通过这本书的剧情展示,表达出来了,这能够引发读者对其深刻的认同感。

书中另一个关键角色智者的从天而降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与小说现代都市生活的背景相比显得有些突兀。但这位智者抛出一个又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也能立刻抓住人们的心。如“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我们都感受到了生活的疲惫和自身的被异己的力量所控制的被动,所以在智者的提问和女主人公反思的过程中,读者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当智者回答,人所追求的是“爱,喜悦,和平”时,早已习惯利益关系的人们触碰到了久违的真情实感,也不免为之一动。

这本书指出了现代人普遍陷入迷惑与痛苦的普遍现象。的确,现代城市人的生活都是忙忙碌碌而又没有意义感的,但我们接触到的媒体和身边各种信息传达给我们的还是要积极向上,努力奋斗,或者是鼓励你去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以维持一个城市白领阶层的地位。而实际上城市白领中大多数并不能过着广告里休闲地喝着咖啡的所谓“小资”生活,他们其实只是为了车子房子孩子奔波的苦逼的劳动者而已。“大多数人不是生命的主人”,“日益异化的现实困境”等话语的确反应了都市人的生活现状。

  • 若菱坐在办公桌上,看着窗户下方的车水马龙,痴痴地想着。
  • 今天是TGIF(感谢老天今天是周五!),傍晚的交通格外拥挤,隔着窗户,若菱都可以感觉到今晚这个城市的躁动。早上匆匆忙忙上班的人,在五天的名利角逐征战之后,总算能够休息两天,追求一番娱乐,期待某种程度的放松。
  • 家人相聚、做运动、泡夜店、会情人、看电视、看电影、睡大头觉、打麻将……放松之后,好准备下周一重新投入战场。
  • 当然,大都会中,不乏那些从来不休息的人。周末不是继续加班工作,就是应付家里老中青三代不同的需求;自己的家人还不够看,还得要应付姻亲。很多私人的事项,也得周末处理掉。
  • 忙碌、忙碌,每个人都很忙碌。
  • 追求、追求,每个人都在追求。
  • 但是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我们人类,却没有愈来愈好呢?

书中的这段话真实地反映了忙碌,单调乏味,功利化的资本主义下的城市生活。雇佣劳动者必须追求财富去换取生活资料,资本家们也要追求利润去扩大再生产以追求更多的利润。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互相竞争,对财富地位的追求无止境,而这又是他们在资本主义下唯一的选择。资本主义作为目前统治着我们的生产关系,完全地占有了我们,让我们无处可逃。“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我们人类却没有愈来愈好呢?”女主人公的扪心自问可能说出了很多人们的心声。

但是作者并不认为这些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内心的欲望造成的。我们是被欲望“异化”了。那么书中所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走出观念,还原本来”,“接纳自己的阴暗面,看到自己的不完美,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人的头脑中本就什么都没有,而我们各种各样的观念都在束缚我们,降低了我们的幸福值。我们如果能感受并接纳自己的情绪,顺从我们内心的感受,就能够保持一颗喜悦和平的心。

这样的说法非常吸引人,因为它首先戳中了每个人的痛处,又给我们开了免费的药方。这种理念让我们抛弃头脑中的观念,不要对事物带有价值判断。但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它认为人最初最原始的状态才是值得人们追求的。但我们怎么证明“本来”的状态是好的,是值得追求的?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当然我们也无法证明“本来”更差,因为甚至连“本来”是什么我们都说不清。它是一种已经终结,完成了的状态,它没有历史也没有未来。这个绝对的概念类似于“上帝”。“还原本来”这样的一种说法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

如果将自己生活的不幸都归结到个人的心态上,那么其实就是说我们个人的不幸都是我们个人造成的。在这一点上,身心灵理念与心灵鸡汤同样正中统治阶级的下怀,是规训我们接受并臣服于当前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工具。

从这一点来说,若菱这个角色同时暗示了这样的观念;像若菱一样事业有成的人生活中也会遭遇这么多麻烦,所以说再多的财富也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本书在介绍了好几个有钱有权的成功人士的经历后,最后出现的最重要的导师却是一个小饭馆的老板娘。作者想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来说明,穷人富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获得幸福,人生最重要的幸福并不是有钱人的特权。

但只要了解底层人民生活的人很容易发现这种说法的局限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对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多大的提高。书中主人公所处的生活环境其实是很优越的。她的不幸是只属于城市中产阶级的不幸,并不是普遍的。他们不用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发愁,他们生活的困境都是由于他们心态不好看似还有些道理。然而世界上大多数人连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他们的负面情绪恰恰是来源于他们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13313北京闹市中破败不堪的棚户区

即使对于占社会少数的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而言,他们之所以没有从丰富的物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也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物欲就能解释得清的。雇佣劳动者必须追求财富去换取生活资料,资本家们也要追求利润去扩大再生产以追求更多的利润。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互相竞争,对财富地位的追求无止境,而这又是他们在资本主义下唯一的选择。资本主义作为目前统治着我们的生产关系,完全地占有了我们,让我们无处可逃。如果生产资料是公有制的,医疗教育这些自愿也公有化,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私有财产了。每个人得到的社会资源都是通过计划来分配,都是差不多同样多的,没有贫富产生的土壤,那人们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物欲了。

但统治阶级并没有大力宣传身心灵理论,反倒对它进行了打压。这可能是因为身心灵理论中包含着独立,自由的思想,它鼓励人们超越原有的条条框框,去自由地选择生活(当然是对有物质条件的中产阶级而言的)。比如你可以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不必做好妻子好丈夫好父母好子女。这就挑战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对人的道德要求,尤其是与中国目前宣传的孔孟之道的理念相矛盾。如果大家都不遵守道德规范,那么势必也会影响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统治阶级的统治就会受到威胁。

《遇见》这本书中一个重要内容,无意识理论的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理论当年对统治阶级确实造成了威胁,他在当时的伦理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他的理论接违背了资产阶级的伦理观点。弗洛伊德观察到了资产阶级文化中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揭示出了那些资本主义社会对人造成的痛苦感受。正是弗洛伊德思想中的批判性价值,曾经在革命的年代吸引着那些否定资产阶级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知识分子。

但还是马克思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精神的贫困和心理的扭曲是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的现实。马克思早年也提出过带着浓浓意识形态气息的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当然也是一种价值观,因为马克思也是将人“本来”的状态作为参照来评价现实。但是马克思的进步之处就在于他发现了是资本这种社会关系而非什么欲望和虚荣心等观念,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异化理论直接否认了资本主义制度,得出了进行社会变革的结论。

与身心灵理论的产生于流行几乎同步,农村的宗教也在兴起。据估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重新建起了至少200万个村庙。五大宗教以各种形式在农村扩大影响,基督教信徒增长尤为迅猛。传统的地域性宗教和社区性宗教全面回归,拜神、念经、祭祖、占卜、看风水、看相、算命、跳大神的现象日益增多。新兴宗教与救赎宗教以及所谓“邪教”,一度在较大范围乃至全国快速传播。跨国性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某些教派在农村人口中日益壮大。

宗教为什么在农村兴起?并不是因为农村人愚昧,而是农民没有生活保障,找不到安全感。这与城市人对身心灵理论的信服是一样的。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农村集体化的社会实践,说明了农民在集体生活,相对生活有保障的时候,对宗教的依赖就大大减少了。现在对农村宗教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生活水平相对高的农村信教的人就少。

如今,市场经济是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每个人都离不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无法在这个世界中把握自己的位置和坐标。而宗教神灵宣称平等对待每个人,承诺给每个真诚信教的人以福祉,宗教活动也给人们提供了进行集体生活的平台,在这个信教的集体中,大家互相关爱,互帮互助,填补了人们内心的空虚疲惫,给了人巨大的安全感和生活的希望。

但资本主义下的心理安慰剂也是需要购买的。信教者需要从本就不多的生活资料中拿出了一部分去参加宗教活动。而宗教活动已经渗透到了农民生活中去了,办喜事丧事,修房子搬家都要请算卦先生算一算,有人看病不去医院,反而相信巫医神汉。农民们对宗教的重视,正说明农村基本生活保障的缺失。

一定的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农村宗教的兴起是在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等等问题明显出现时兴起的。同样,在城市中,身心灵理论在中国的火热也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现象。

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期,社会中出现了一批幸运儿,他们是享受到了改开红利的一批人。那个时候,“商业”这个词就是财富的代表,畅销书排行榜上相应地充斥着成功学,名人励志,理财炒股相关的书籍。当然这几年的现实证明,屌丝越来越难以依靠投身商业逆袭。过了几年,在医疗市场化之后,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对医疗单位不信任的现象普遍存在,养生逐渐流行开来。养生热一度使养生大师宣扬的食材价格猛涨。现在养生依然火热,不少老年人都在按照养生书籍和养生节目上的方法进行饮食和锻炼。

当我们发现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好,发现这个社会存在普遍的问题。人们也试图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寻找出路。《遇见》这本书出版于2008年,正是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并开始蔓延的时候。很多中产阶级都遭遇了经济上的挫败,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阶层固化。人们对获得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多物质财富的幻想也不再狂热,而需要寻找其他慰藉,其他的实现个人幸福的道路。这正是《遇见》流行起来的前提。

这几年畅销的书目还有如《窗边的小豆豆》中描述的教育方法的革新以及温暖的人际关系,如《追风筝的人》中从恶转善的人性。还有如《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这样的青春爱情故事,如《三体》的科幻小说。这些文化产品或者避免触碰社会现实,或者给出一个脱离现实的想象结局,或者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只能发出一声叹息。它们所传达的理念都改变不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我们怎么对这个冷漠的社会做出改变?通过观念去改变是不可能的。观念不过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即使我们去极力宣传淡泊名利的观念,也没法改变资本主义下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没法改变人们贫困的生活水平,迷茫,空虚的生活。

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这些建议的确能够改善民众的生活,减轻农民的封建迷信,减小非法宗教的活动空间。 新闻联播也对此反复强调,但是政府决不会真正执行这些建议,即使这些措施稳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但它们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是不会做一点退让的。在人们普遍的“迷信”下,政府通过将宗教人士收归到政府手中,也赚取了一笔香火费。但一旦信教的人制造了影响巨大的暴乱事件时,政府又把责任推到宗教头上。列宁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了这个现象,而且告诉了社会主义者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各地的反动资产阶级早就打算,而我国资产阶级现在也开始打算煽起宗教仇视,把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这方面来,使他们不去关心真正重要的和根本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这些问题是在革命斗争中联合起来的全俄无产阶级目前正在实际解决的问题……我们无论如何要沉着地、持久地、耐心地宣传无产阶级的团结和科学的世界观,以此来抗击这种反动的政策,决不要挑起无关紧要的意见分歧。

就国家而言,革命的无产阶级力求使宗教成为真正的私人事情。在将来已经肃清中世纪霉菌的政治制度中,无产阶级必将为消灭经济奴役,即消灭宗教对人类愚弄的真正根源而进行广泛的,公开的斗争。

(《社会主义与宗教》)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非观念,才是造成我们目前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列宁已经告诉了我们,我们想要改造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要做的就是推翻旧的生产关系,为消灭经济奴役而斗争,在人间实现真正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