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一点思考

06/16/2016 posted in  中流击水

作者:太平洋的风
13732.1
左派内部目前最大的分歧,是对当前社会性质的判定。按理说,在1976年之后,尤其是92年南巡之后,大势就已经确定,不应该再提出“今夕是何年”的问题。但实际上,从左l派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90年代中后期兴起时,关于中国处于社会何种社会形态的问题,就有着非常大的争议。对左l派,或者更准确地说,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经济基础对社会形态起决定作用。所以,在一些左l派同志看来,虽然现在的政权在政治上对无产阶级进行全面的专政,但从经济基础上来说,中国还有许多国有企业,国家仍然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中国可以算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与经济基础相对的,在台上的既得利益集团是修正主义者,而不是资产阶级。

既然判定中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还没走到头,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期阶段,那么,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任务就不是组织无产阶级向当权者发起进攻(包括争取基本的政治自由),而是联合党内健康力量,反对自由派,保卫国企,推动修正主义者向左转。从90年代末到10年代初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左l派都是如此看待左翼运动的。虽然左l派联合党内健康力量的努力遭遇了极大的挫折,促使许多同志反思,但直到今天,这种观点仍然统治着不少人的头脑,是造成“保皇派”和“革命派”对立的主要认识分歧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是公有制占主体
 
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强调所有制。资本主义实行的是私有制,而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苏联和中国在宣布建成社会主义时,就是按照公有制(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比例来确定的。斯大林在《1936年11月25日在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说:

“我国工业在这个时期已经发展成为巨大的力量。现在已经不能说它是力量薄弱和技术设备不好的工业了。恰巧相反,它现在建立在丰富的现代新技术的基础上,十分发达的重工业以及更发达的机器制造业的基础上。而最主要的,就是资本主义已经从我国工业范围中完全驱逐出去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形式现在是在我国工业中独占统治的体系。

“在农业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处于无数技术落后的个体小农户形成的、富农到处横行的汪洋大海中,而是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机械化的、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生产,即无所不包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体系。”[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判断标准完全照搬苏共。在195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完成了“三大改造”。在那之前,虽然国有经济占比也很高,但中共并没有自称社会主义,而只敢说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1976之后,中国政坛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一点就是宣布中国不是处于正常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中共十三大报告中说: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2]

尽管当局通过添加“初级阶段”这个补丁,塞进了不少以前没有的东西,但即便如此,公有制仍然被视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公有制占据“主体”地位,而在资源配置方面,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并存。

如下是198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工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占比很小,主要的非农劳动人口都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上班。国有企业的总产值也远远超过非公有制经济。所以,1987年中共开十三大的时候,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确占据主体地位。当时的经济现实是符合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的。
13732.2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7年)*
如果中国现在的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必须大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否则,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存在了,那么按照官方的定义,我们恐怕就不是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了。

二、当前的国有经济还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吗?

 
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随着大量国企和集体企业的私有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尽管如此,媒体、自由派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们仍然抱怨国企占比太高,要求进一步私有化。这仿佛给我们造成一种印象,那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了解一些。
资本量

“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15.5万户,同比增长5.8%;国有企业总资产同比增长16.3%,资产总额首次超出100万亿元,达到104.1万亿元。”——新闻 《财政部公布2013年国企账单 国企总资产首超100万亿》[3]

“201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466.8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26.1%,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73.9%。”
——统计局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4]

财政部统计的国企总资产中没有包含银行业的资产。2013年四季度,我国金融业的资产总额为1469955亿元。[5]可知:国有企业在占(除银行业外)二三产业资产的比重:104万亿/(466.8万亿-147万亿)=104万亿/319.8万亿=32.5%。也就是说,在除银行业之外的二三产业中,国有企业的占比不足三分之一。

而银行业中,非国有资本占比已经不小。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反驳国家垄断银行业时说:

“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中非国有资本的占比超过了20%,民间资本在全国性的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占比约为41%,在14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占比约为54%,在农村金融机构(337家农商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信社)中民营资本占比超过了90%。”(《杨凯生:中国银行业应该澄清的几大误解》)[6]
即使我们假定全部银行业资本中有70%是国有资本,那么总的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资本之和)也不足二三产业总资本的50%了。

而且,虽然目前国有资本仍然持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中仍然绝大多数股份,但五大银行在全国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却一直在下降。
13732.3
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多数仍然是国家持大股,但是已经有股份制银行中的大股东是民营企业了,比如民生银行。[11] 而且,政府已经向私人资本开放了银行业。截止当前,我国已经有五家民营银行,总资产近800亿。[12]
所以,从资本量上看,我国国有经济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在金融业中,国有资本尚占主导地位,但考虑到国家实施大力引导私人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政策,国家的主导地位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被改变。

收入和利润

以工业为例。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国有企业只有全部企业收入的20.8%。相当于私营企业的60%,外资企业的90%;从利润来看,国有企业只有全部企业利润的17.7%。相当于私营企业的49%,外资的68.5%。可见,国有企业已经不具有主体地位。
13732.4

*来源:国家统计局*
### 投资

6月13日,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其中一项是固定资产投资: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64733亿元,增长23.3%;民间投资116384亿元,增长3.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0%。”[13]

现在经济形势不妙,私人资本不愿意投资,国家就让国有企业多投资,填补总需求的缺口。虽然国有企业投资增长了23.3%,但由于国有资本投资太少,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仅为9.6%。对比2011年的时候,虽然国有企业投资增长率只有12%,但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5%。[14]
显而易见,国有经济在投资方面也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

就业人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城镇国有企业就业人员共6312万,不足城镇总就业人数39310万的百分之二十。而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个体户的就业人数都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数。也就是说,在国有经济中的就业人数已经远远抵不过私有经济,已经失去了主体地位。
13732.5

*来源:国家统计局*
值得指出一点的是,国有企业大量使用派遣工。即便国企正式工还在享受“社会主义福利”,但对于许许多多的派遣工来说,工人和企业的关系跟私有企业中工人和老板的关系已经没有两样了。 ![13732.6-c](media/14660883543358/13732.6.png) 因此,无论从资本量、收入、投资额、以及就业人数等方面看,中国的国有经济已经基本上失去了主体地位(金融、军工等领域除外),而且有进一步萎缩的趋势。正如前面所谈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如果我们暂且把国有制与公有制等同,那就意味着国有经济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目前的国有经济已经不占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办法。要么是承认中国现在不是社会主义;要么是修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承认即使公有制经济不占主体地位,也仍然是社会主义。但这样的话,全世界又有几个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呢?

三、国有经济等于公有制经济?

前面我们根据国有经济的一系列指标,说明了即使把国有经济等同于公有制经济,中国的公有制经济也已经不占主导了。但是,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可以简单地化等号吗?或者说,国有等于公有吗?我们首先得知道,国有经济并不是新鲜事物,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搞过。

读者们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一定听到一个词叫做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与外国资本狼狈为奸,压迫劳苦大众同时还挤压民族资本,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其实,所谓的官僚资本,就是国有资本。
早在十九世纪下半期,清朝的洋务派就建立了一系列近代的国有企业。从1874年到1911年,清廷历年所办民用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者共有132家,其中官办72家、官督商办26家、官商合办34家,资本估值共约6210.7万元(占当时民用工矿企业总资本的46.56%)。[15]

北洋政府接管了清朝的官办(即国有)企业和银行,继续修建铁路和开设银行。到1920年,1920年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本国资本中所占的份额如下表。可以看出,在本国的产业资本中,官僚资本超过民间资本,而在金融业则是民间资本超过官僚资本。
13732.7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继续发展国有经济。首先从金融入手,一步步把国民经济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家行、局,省、市地方政府经营的银行和政府控制的银行的资产总值共约54亿元,约占全部银行业资产总值的74%。其他私营银行约120家,仅占全部银行业资产总值的26%。应该说,国民政府此时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全国金融机构的控制。[17]

经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到了1946年,官僚资本控制的银行388家,分支机构2085处,集中的存款数达54211.1亿元,占全国各类银行存款数的91.6%;放款59719.6亿元,占全国各类银行放款数的94.4%。[18]

南京国民政府不仅发展国有银行,对工业等领域也进行统制。

国民政府经济部编制的1942年《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曾说:在水电、冶炼、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公营已占绝对优势,在纺织、建材方面与民营相当。此外,国民政府仍独占着交通运输业,直接控制了国统区全部的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至此,国家垄断资本已从金融垄断发展到对整个工业生产的垄断——国家产业垄断。[19]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官僚资本所控制的国民经济命脉约占中国全部工业资本的三分之二,占全部工业、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比如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90%的钢铁产量,67%的发电量,100%的石油和有色金属产量,60%的织补机产量和90%的糖产量等等。还掌握了100%的铁路航运和45%的轮船吨位,此外全国3489家银行中2448家也在官僚资本手中。[20]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有经济的确是很发达的,在工业和金融业中占主体地位,新中国的国有经济就是通过接受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即国有资本)建立起来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可以有强大的国有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有过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的时期。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其国有化竞选纲领。在此期间,工党政府陆续颁布了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包括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并使之具有中央银行资格。经过这次国有化运动,国有企业基本上支配了英国基础结构部门。而在意大利,政府建立了大量国家控股公司,参与经济建设。1978年,意大利的国有企业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占47.1%,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4.7%。

到20世纪70年代末,法国国营部门包括150多家国营企业,参与1000多家企业。地方机构组成了800多家混合经济公司、30-40家运输专营公司以及近1800家水电煤气专营公司。国有企业占全国固定资产总值的20%,占工业营业额的22%。国家银行掌握了全国存款额的59%。[21] 1982年2月11日颂布了国有化法案,对一批大银行进行国有化。通过国有化,受国家或公营机构集团直接或间接控制的1 6 3家法国银行吸收的存款占“注册银行”的8 9.7 %,发放的信贷占8 4.6%。法国政府实现了对银行业的全面控制。[22]

虽然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国有经济在后来的新自由主义时期内逐渐被私有化了,但它们的确拥有过跟当前的中国差不多甚至更强大的国有经济。如果我们把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那么按照同样的标准,是不是也应该把解放前的中国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法国看做是社会主义国家呢?

四、恩格斯的意见

 
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德国首相俾斯麦是同时代人。在马恩还活着的时候,俾斯麦在德国搞了不少改良比如社会保险等等,还创办了不少国有企业。这时候就有一些人跳出来说,这些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因素,德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对此,恩格斯在给伯恩斯坦的信中作了非常尖刻的讽刺:

“把国家对自由竞争的每一种干涉——保护关税、同业公会、烟草垄断、个别工业部门的国有化、海外贸易公司、皇家陶瓷厂——都叫作‘社会主义’,纯粹是曼彻斯特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胡说。对这种胡说我们应当批判,而不应当相信。如果我们相信它,并且根据它建立起一套理论,那么,只要提出下面的简单论据就会使这套理论连同它的前提一起破产,这种论据就是:此类所谓的社会主义一方面不过是封建的反动,另一方面不过是榨取金钱的借口,而它的间接目的则是使尽可能多的无产者变成依赖国家的公务员和领养老金者,同时,除了一支有纪律的士兵和公务员大军以外,再组织一支类似的工人大军。在国家长官,而不是在工厂监工的监视下举行强制性的选举——好一个美妙的社会主义!但是,如果相信资产阶级这一套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而只是假装相信的说法,那就会得出结论:国家等于社会主义……”(恩格斯致爱·伯恩施坦 1881年3月12日于伦敦)[23]

这些国家的所谓国有经济并不是公有经济。国有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为了服务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需要。控制这些企业的国家,不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国家,而是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把私人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拿过来,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本身已经与私有制冲突了。在某些领域里,由于私人资本无力投资或者不愿意冒风险投资,国家不得不站出来组织生产。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明确指出不能把这种国有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因素,因为这里的国家不过是一个总资本家,仍然在剥削劳动。国有经济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某一天能够消灭资本,而是为了让资本主义万古长青: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或者没有托拉斯,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注:我说‘不得不’,因为只有在生产资料或交通手段真正发展到不适于由股份公司来管理,因而国有化在经济上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国有化——即使是由目前的国家实行的——才意味着经济上的进步,才意味着达到了一个新的为社会本身占有一切生产力作准备的阶段。但是最近,自从俾斯麦致力于国有化以来,出现了一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它有时甚至堕落为某些奴才气,无条件地把任何一种国有化,甚至俾斯麦的国有化,都说成社会主义的。显然,如果烟草国营是社会主义的,那么拿破仑和梅特涅也应该算入社会主义创始人之列了。比利时国家出于纯粹日常的政治和财政方面的考虑而自己修建国家的铁路干线,俾斯麦并非考虑经济上的必要性,而只是为了使铁路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战时,只是为了把铁路官员训练成政府的投票家畜,主要是为了取得一种不依赖于议会决定的新的收入来源而把普鲁士的铁路干线收归国有,这无论如何不是社会主义的步骤,既不是直接的,也不是间接的,既不是自觉的,也不是不自觉的。否则,皇家海外贸易公司、皇家陶瓷厂,甚至陆军被服厂,以致在30 年代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时期由一个聪明人一本正经地建议过的妓院国营,也都是社会主义的设施了。)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这种转化为国家财产的必然性首先表现在大规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铁路方面。

“但是,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在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场合,这一点是十分明显的。而现代国家也只是资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外部条件使之不受工人和个别资本家的侵犯而建立的组织。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但是在顶点上是要发生变革的。生产力归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但是它包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解决冲突的线索。”[24]

五、结论

经过如上的分析,我们应该可以认识到如下几点:

  1. 中国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经不占据主体地位,这一状况已经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相冲突。
  2. 国有经济不等于作为社会主义基础的公有制经济。历史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甚至超过现在的中国。如果中国是社会主义,为什么那些国家不是?
  3.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跟私人资本主义最高级的形式即股份公司的形式发生冲突。这时,就需要国家作为一个总的资本家来组织生产,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即资本积累的基本条件。国家资本家仍然会代表资本剥削工人,这是其本性决定的(我们在前面也只出过,我国的国企在对待工人方面与私企越来越趋同)。因此,决不能把这种国有经济看做是公有制经济,看做社会主义经济。

读者也许会问,你说如果国有经济占比不高就不是社会主义,又说国有经济占比高仍然可以不是社会主义,那么到底什么社会才算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已经超出本文所讨论的范围,我们后面会另写一篇文章尝试进行回答。

注释

[1] 斯大林 《关于苏联宪法草案》
[2]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902/8092174.html
[3] 财政部公布2013年国企账单 国企总资产首超100万亿
http://news.xinhuanet.com/yzyd/fortune/20140729/c_1111838655.htm
[4]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12/t20141216_653709.html
[5] 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法人) 2013年总资产、总负债(季度)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B57D199CFDF7437CBC0DF0ABB7A8118A.html
[6] 《杨凯生:中国银行业应该澄清的几大误解》
http://finance.caixin.com/2014-06-02/100685015.html
[7]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965.html
[8]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20080514ED21CCEFF3FECDB4FF864DEE53198200.html
http://app.finance.china.com.cn/stock/data/view_notice.php?symbol=601328&id=13494110
银监会统计的大型国有银行中包含了交通银行,在其他年份中没有包含,故需要减去当年交通银行的总资产额2.6万亿。
[9]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15403957335A4D59836581270D904D15.html
[11] 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89F1EA7557E54EE1BA00329C0FE1BE23.html
[11] 安邦上位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
http://finance.qq.com/a/20141219/005465.htm
[12] 首批五家民营银行总资产近800亿 三家不良率为零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3-28/doc-ifxqssxu8385624.shtml
[13]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6/t20160613_1366523.html
[14] 统计局公布2011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http://www.gov.cn/gzdt/2011-09/09/content_1944616.htm
[15] 中国通史卷目录>>中国通史 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五章 国家垄断资本 第一节官僚资本的缘起及最初形态
[16] 同上
[17] 中国通史卷目录>>中国通史 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五章 国家垄断资本 第二节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发展
[18] 中国通史卷目录>>中国通史 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五章 国家垄断资本 第四节 战后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19] 中国通史卷目录>>中国通史 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第五章 国家垄断资本 第三节 从金融垄断发展到国家产业垄断
[20] 为恢复新中国经济 中共将多少官僚资本收归国有?
http://news.ifeng.com/a/20160111/47024157_0.shtml
[21] 法国二战后国有化浪潮解密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50824/033923043412.shtml
[22] 《国有化以后的法国银行制度》,《外国经济与管理》, 1983(3):21-23
[23] 《马恩选集》中文版 第四卷
[24] 《马恩选集》中文版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