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

孟登迎 译 陈越 校

我们今天再次读到的阿尔都塞,已不再处于激烈的论战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核心了,因为那些论战和斗争所体现的是1960和70年代的各种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那么,他现在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了呢?这要部分地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在新的世纪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要部分地取决于全球化和普遍商品化这类新的后冷战状况,因为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现在所面临的斗争对象和行动领域。他的著作早就激起过猛烈的理论反击,最值得一提的当属E.P.汤普森的《理论的贫困》。粗鲁的人身攻击也一直在企图诋毁这些著作,而这是那些悲剧性事件导致的结果;那些事件终止了他的职业(但不是他的写作),并且本身看上去又是他向来患有的间歇性精神病的结果。同时,由于他长期保持着法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这使许多人怀疑他的立场纯属在宣传党的路线,甚至更糟,纯属斯大林主义。这种观点全盘忽视了他在党内为反对斯大林主义正统观念所做的富于原则性的斗争。最后,他那严密的文体也赶走了许多读者;这完全不是单纯的趣味问题,而是像我以后将会说明的那样,成为他的哲学化方式中的一个固有的难点。然而,我们今天似乎有可能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返阿尔都塞的著作(由于他身后出版的一系列作品,这些著作的范围已经扩大了),并且对它做出新的评价。

Read more   11/08/2008 posted in  基本原理

刘放桐:对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认识

(作者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西方哲学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时期

19世纪中期至十世纪初期是西方哲学的发展由近代转向现代的过渡时期,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极为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时期。

Read more   11/07/2008 posted in  基本原理

罗骞: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

我们首先提出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判断:马克思的论域本质上就是现代性问题。由此可以产生两个内在相关的基本主题:从马克思的思想视野来探讨现代性问题;从现代性的视角来阐释马克思的思想。应该说,这两个理论主题不论对于国外还是国内理论界都不是陌生的。但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一种本质性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缺失,产生了两个根本性的理论后果:一方面,没有现代性论题的本质性介入,对马克思的阐释失去了历史存在论的总体视野,往往变成学科专业之间的细化分解;另一方面,离开了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根本的存在论命题,现代性问题的讨论直接或间接地转换成了一个观念史的问题,仅仅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马克思思想与现代性问题的互文性介入,以一种导论性质的方式为此论题奠定基础,并尽可能初步揭示此一论题的基本定向。

Read more   11/06/2008 posted in  基本原理

我的社会主义观之一 革命的必然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关于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我们现在无需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一开始可以留些悬念,同时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首先,我们可以细细品味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第一小节:“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十八世纪法国伟大启蒙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

Read more   11/01/2008 posted in  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