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社会主义》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

12/21/2015 posted in  理论视野

上一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通过讨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或者说的更加笼统一点,经济关系)来拓展我们的分析。

贸易与所有权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不应该存在长期的贸易。贸易假定了持续存在的,明晰的所有权概念,即使是国家所有。但是在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这些并不应该存在。我们可以代之以设想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中生产性资源和产品归属于国际组织。这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在斯大林 1929 至 1931 的改革后,这确实是苏联的真实情况。1936 年苏联宪法规定:

土地及其蕴藏、水流、森林、工厂、矿井、矿山、铁路运输、水上及空中运输、银行、交通工具、国营大规模农村企业……城市与工业地点公用企业及主要住房,概为国家财产,即全民财产。1

尽管 1936 年宪法的有关政治自由民主的部分没有被兑现,更多的是被践踏,但是在国有制上的规定上却很符合现实情况。关键问题是在这里讨论的“国家”2是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国家”。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一个超国家的计划组织,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尽管不同的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参加到了一个国际性的劳动分工中去,但他们并不是被国际性贸易联结到一起的。

在劳动分工中,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则3仍然适用。例如,出于自然资源的原因,阿塞拜疆共和国石油工业上拥有比较优势,乌兹别克共和国在棉纺织工业上拥有比较优势,等等。无论社会系统如何,这样的优势持续存在,所以对于计划者来说,出于经济性理性的考量,就应当使这些共和国分别成为石油工业和棉纺织业的中心(虽然我们下面会转向乌兹别克4棉纺织业的一些问题)。

这种类型的劳动分工与国际贸易所创造的劳动分工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不同。

首先,不同国家的工业产品属于一个超国家的组织,而不是一个地方公司或是民族国家。产品跨境流通,并不是通过销售与购买,而是根据计划预见到的需要,在这种单一所有制系统中对其进行分配。因为不存在所有权变化,而且分配是根据计划而不是市场,所以在不同共和国之间的交换不需要参考相关商品的国际价格。每个共和国也因此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在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环境下,就很有必要去考虑世界市场价格。如果比起通过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内部劳动分工生产,某种可以长期从资本主义经济体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那么计划者显然应该考虑。

社会主义内部经济联系的总特征也使一个统一的国际劳动支付体系成为可 能。在市场经济系统中,各个国家的工资标准不尽相同。一个刚刚工业化的经济 体,农业仍占较大比重,那么他的农业部门的生活水平就会限制工作水平的提高。从农村涌入城市的劳动力会阻碍工资的大幅度提高。而在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工资水平不取决于市场环境而取决于国家政策。国家可以为一个工作设置标准的、国际性的工资水平。因此,在苏联不同加盟共和国的工资差异,要比那些经济文化发展相仿,但是起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小的多。

欠发达国家

在国际贸易系统中,一个欠发达国家只有(a)更高水平的内部资本积累,或者(b)通过向更先进的国家借钱来提供资本积累所需资金,才可以赶上一个更先进的国家。如果这个国家不能获得内部投资,它的发展就有可能减缓。但如果它借钱,那它就有可能严重负债,同时大部分其劳动成果进了外国资本家的口袋。然而,在一个社会主义计划的国际系统内,中央计划可以分配资源用于落后地区的发展,而不会有不断借钱的后顾之忧。想象一下,产自俄罗斯的设备的使用,促进了西伯利亚冶金工业发展。要是在贸易体系下,有了信用才有可能完成这些转换,那西伯利亚就会成为俄罗斯的债务人。通过国际性的计划就不会有债务产生,因为没有所有权关系的转换。

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下,国家或是区域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原则上 可以被更快速的消除,而不用留下债务残余,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实际的情况。我 们必须问一个问题:更发达的国家愿意去帮助欠发达国家吗?这个问题与一个20 世纪 20 年代争论有关,它讨论的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托洛茨 基的观点是俄罗斯,即使加上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也不可能独立的建成社会主义。苏联作为一个整体,实在太落后,太孤立。所以,托洛茨基和其支持者优先选择了鼓励西欧的革命力量5。斯大林反对托洛茨基的观点,他认为在战前德国和其余地方的革命运动失败的情况下,苏维埃国家别无选择,只能独自建成社会主义。苏联不能坐等西方。而且,为了支持其他地方的潜在革命,牺牲世界上唯一一个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这种风险是无法承担的。如果苏联的生存需要与资本主义列强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和解,如果这种和解需要以限制苏维埃支持西方革命作为交换,苏联也只能接受。

显而易见,每一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力量。考虑到西欧革命并未出现,托洛 茨基会被轻易当成一个失败主义者。在 20世纪30年代,随着苏维埃计划经济的建立, 斯大林的观点看上去似乎是对的。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来看,当时苏联已经崩溃,人们可能会想问,是否真的如托洛茨基所诊断的那样,苏联的落后 与孤立是促成苏联社会主义的最终衰弱的决定性的原因。当然,苏联是否有任何可以更有效地打破孤立的替代选择,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无论如何,与我们此处讨论特别相关的观点是,托洛茨基假定一旦革命广泛传播,西欧的工人阶级会愿意帮助他们东方的同志去创造更加发达的社会主义。我们已经在上文间接提到过,国际性的联合和理想主义吸引着托洛茨基。问题又来了:这种观念在多大程度上是现实的?

为了比较,简要的考虑一下原因,为什么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想以某种或是其他的方式鼓励欠发达国家的发展,考虑这些原因可能会比较有价值。我们可以区分出四种原因。

(1)剥削在欠发达国家可获取的廉价劳动力(也可能会被用来当做一种手
段来压制宗主国的工资水平)。这可能包括在欠发达国家建设工厂和一些基础设施,但是外包给这样的国家的工作更倾向于那些不需要什么技能的(组装或者类似的活)。

(2)扩大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的来源。同样地,这可能包括在某种程度上 在欠发达国家建立工业体系(例如采矿业和种植经济)。但是这样的发展带来了一点的风险,它使欠发达国家陷入一种附属关系,依赖一种或是少数几种产品的出口作为收入。因此就贸易而言,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加脆弱。另外,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可能会造成环境破坏。

(3)发展欠发达国家的市场,以便为宗主国经济提供产品。这个原因是由
罗莎·卢森堡指出的,她认为缺乏新市场的持续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会遭受内在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4)最后,我们应该承认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案例中,也有超出直接的经济利己主义,推动欠发达国家发展的动机。意识形态可能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要么是殖民地的变化(与宗主国被文化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联系在一起。热心殖民地管理者希望把这种文化和政治制度传授给当地人),要么就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社会民主形式。尽管后者的实际影响是很有限的。

我们可能现在要问,上面谈到的原因,与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在它和欠发达国家的关系中的可能动机是如何相关的?原因 1在社会主义内部关系中基本不存在。原因 3 也与此无关,因为在一个计划经济体系中应该不存在内部需求的短缺。只剩下原因 2 和 4 了。关于第 2 点,社会主义经济也需要确保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基于此,它也会对供应这些产品的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兴趣。因为上面提到的风险,即使从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出发,它也不得不对这种发展路线保持小心谨慎。

过去苏联骄傲地自夸,那些更先进的地区比如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为像中亚这样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不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固有的剥削关系。尽管这些说法并不是毫无意义,但是当我们关注这些国家的发展路径时,其实道理也不多。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实际上只种植棉花作为单一经济作物。不像苏联以外的资本主义 世界的一个欠发达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并不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中亚荒漠中生长的棉花需要大规模灌溉,里海海水就被引流殆尽,这导致棉花经济有关的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但是应该讲,这种忽视生态的发展政策不仅仅限于苏联的边缘地带)。

12431.1图为苏联时期乌兹别克斯坦集体农庄进行机械化棉花收割。苏联解体后,许多农场使用人力收割棉花,大量廉价童工的存在使机械显得相对昂贵。

最后,我们回到上面提到的第四种动机:意识形态。我们希望,在社会主义 背景下,发达国家或地区会愿意调配资源去帮助他们的欠发达邻居,而不是出于任何直接的利己主义考量,或者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中的平等精神超越地域和文化的边界。这是否太过幼稚?暂且不讨论拉升苏联相对落后地区的考虑,我们也可以援引在社会民主主义政府控制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先例:“区域性政策”。这种政策看上去确实包含了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转移支付,并不是毫无争议,但是尽管如此,它已经作为法律被广泛的接收。我们认为这一案例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尤其是在当区域性政策涉及到的资源转移支付和用于国际援助的相对较少的物资数量作比较时。那就是,当我们在一个单一的国家的不同部分之间,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民族国家之间施行区域之间的平等主义时,这一政策的普遍合法性更容易建立起来。当拉升收入水平发生在“他们的国家”时——即使他们的国家和苏联一样大,一样复杂——人们似乎更倾向于认为拉升收入水平的计划是公平合理的。

在没有一种发达的超国家共同体的观念,没有这种超国家共同体在共用国家制度中的对应物之时,发展转移支付系统会被认为对那些更发达的国家不利。一个更为先进的国家而不是欠发达国家更容易产生民族仇恨。这样的例子是在面对苏维埃国家的合法性不断衰退时,经济成熟的苏联波罗的海国家6产生了经济自主的要求。任何对于发达国家的让步都是以欠发达国家作为代价的。

相比较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情况,战后阶段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像中国、 古巴、南斯拉夫等等,缺乏联合的国际计划。他们之间的劳动分工通过贸易而产 生。这种贸易大体上以国家基础进行平衡。在面对资本主义世界时,这表现出双重的劣势。首先,一个多边贸易和货币兑换体系所能提供的劳动分工空间,要比双边贸易平衡系统所能提供的要大得多其次,资本主义跨国公司组织了全球性的技术分工,为他们的生产描绘了国际性蓝图。举例来说,福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 协调其汽车生产,在不同的国家的分厂分别专门生产车身、引擎等等。缺乏这种 国际性组织,社会主义国家苦于基础工业的重复浪费和小规模生产。

我们倡导什么?

因为前文所阐明的理由,为了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主义体系利益,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自己的经济从属于一个国际性的计划系统。这涉及到国家主权的出让,可能——起码一开始——会遇到强大的政治反对。

同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民族国家会发现他们的主权正在遭受世界经济国际化侵犯。它所采取的形式包括贸易自由,跨国公司不断增长的作用,以及像是欧洲理事会这样的国际原型国家的形成。同样地,国际化的进程产生了政治的阻力。一些国家政治家,看到他们自己组织性力量被削弱,尝试阻止这一进程。在做这件事时,他们可以运用从资本主义历史的更早阶段遗留下来的大国沙文主义的精神包袱。但是那些反对国际化的政治家就是在反对历史的浪潮。值得注意的是,撒切尔夫人未能带领保守党和她一起反对欧洲货币联盟。

大体上而言,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政客已经比社会主义者更少的倾向于屈服于反动的经济国家主义。资产阶级政府阻止20 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的正常行动,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贸易保护主义。这种贸 易保护曾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出现过。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 更不情愿让他们的国家经济从属于一个单边的计划体系。为什么?

一种可能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决策层拥有(或曾经拥有)远超资本主义国 家的独立性。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拥有最强大意愿的阶级是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国 家的脱产干部阶层应该代表工人的利益。因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获得最大利益 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国家政客自然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在资本主义国家, 高层政客常常也是商人。他们可能是将政治当做爱好的富人,或者在他们上升到 突出的政治地位之后他们才有可能进入公司的董事会。在任何情况下,在商业和 政治生活之间都存在着个人角色的转换。

两者中,商业生活在经济上能带来更多回报。如果资产阶级政客决定弃政从 商,他的生活水平不会下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在政治精英成员和工人阶级之 间,这种转换模式并没有出现。一个社会主义政治家重新变成工人阶级,收入和社会地位会有所下降,就像就像在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亚历山大·杜布切克所经历的那样。这样的转变很少是自愿的。

社会主义政治家的收入和境况完全依赖于他们在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地位。他们对于保持国家独立有着强烈的个人动机,无论长期的经济论点怎样反对这一点。这种经济论点没有任何内部的支持者。在西方,资产阶级是元音,并且意识到他们对于国际化有着长远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可能就此还没有看法。贸易和跨国公司的经验教会了资产阶级国际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在一国度过了一生,被他们自己的国家雇佣,可能很少关注这一点。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当然存在在社会主义国家。它见证了数以万计的古巴人前往安哥拉8,作为战士、医生和教师进行志愿服务。但是正如最近历史所展示的一样,各国政客也可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以强化他们的国家机器。

12431.2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一个工业国对一个农业国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这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是不可能出现的。图为苏联专家指导工作。

因为国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没有政治上的联合,他们不可能在经济层面上国际化。如果共产国际9没有在二战中解散,它可能会提供新生的无产阶级达成国家政治联合所需要的动力。 一个唯一的国际政治性党派至少会缓冲来自民族主义的压力。

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关系变得更加国际化,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越来越成为一个明显的问 题。一个国家仍然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权力是选择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当撒切尔夫人抱怨她没有从英国土壤中消除掉社会主义的破坏因素,使得它在欧美委员会的保护之下被重新引入时,她认识到了这一点。讽刺的是,尼加拉瓜人民为了正是为了捍卫这同一个权利,与反对者进行了数年之久的血腥战争10。

12431.3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

假如政治环境允许,并且该国能够保卫国土,甚至小国都有可能挣脱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小国以阿尔巴尼亚的模式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的政策,它的经济发展会被阻碍。与此相反的是,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其倾向社会主义的国家决策的最好办法是申请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联合。

注释:

1,此段为 1936 年苏联宪法第一章第六条,参照宪法翻译,与原文稍有出入,参见《论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 &苏联宪法》,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莫斯科),1950 年,第 47 页。
2,在原文中,作者使用了 state, country & nation 三个词来表示国家,nation 倾向于指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而前两个词则有可能代指复杂的国家实体。作者将苏联视为一系列民族国家的集合体,所以在后文中会提 及它的超国家性,苏联内部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系作者也以国际关系来表述——译者注。
3,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 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 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译者注。
4,乌兹别克共和国,下文按照原文翻译为乌兹别克斯坦,苏联加盟共和国。
5,苏维埃政权建立早期,确实试图通过第三国际对西方国家输出革命,例如德国和匈牙利。
6,在苏联经济各加盟共和国中,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而这三国 苏维埃也最早宣布脱离苏联。
7,杜布切克,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位期间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引发了 1968 年的 苏联干涉,之后杜布切克被外放任驻土耳其大使,1970 年被开除出捷共,到布拉迪斯拉发国家森林管理局工作, 后任总机械师和总工艺师。
8,安哥拉内战期间,古巴排出大量人员支援安人运。
9,共产国际(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简称“Коми нтерн”)又名第三国际(俄语: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组织。1919 年 3 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苏联莫斯科。1943 年 5 月 15 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 5 月 25 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 决议》。5 月 26 日,共产中央发表决定,完全同意解散共产国际。
10, 1979 年 9 月,尼加拉瓜多派联合实行武装斗争,推翻了亲美独裁的索摩查军人政权,建立了民族复兴政府。新政府成立不久,国内出现了由美国支持的反桑迪诺解放阵线执政的游击队组织,引发尼加拉瓜内战,造成中美洲局势长期动荡不安。1990年6月27日,持续8年的内战终于结束。

  • 作者:保罗•科克肖特、阿林•科特尔
  • 翻译:Adolf Stalin
  • 校对:黑夜里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