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一二九运动 | 青春之歌的旋律

12/09/2016 posted in  革命文艺

作者: 思思

在社会矛盾尖锐的历史时期,学生不是社会运动中决定性的力量,但学生往往是运动中最先出头,最活跃的群体。一旦学生的主张和行动得到其他社会阶层的支持,则将对社会变革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就是由学生发起的成功的运动。

杨沫著《青春之歌》

小说《青春之歌》正是描绘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抗日时期,众多青年革命分子的斗争生活,同时也展开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景象。小说中既有成熟的革命学生党员形象,又有对受到革命氛围感染却幼稚的青年形象,还有自私自利知识分子形象,有对贫苦农民生活的描写,更有对地主,国民党官僚腐化堕落的生活和丑恶嘴脸的描写。

女主角林道静出身于地主家庭,她的生母是佃农,被她的父亲玩弄后抛弃,后又自杀。童年时期的道静饱受后母的虐待。地主父亲后来也死了,后母把道静当作摇钱树,逼她借给有钱人。由于她的成长环境,少年时期的她性格内向却又保有独立精神。她选择出逃家庭来反抗,但却不知道出路在哪儿。此时,她认识了对她的命运抱着同情态度,乡绅的儿子余少泽,开始了她的第一段恋爱。两人表面上都反抗封建家庭,志同道合,然而余少泽实际上是个实用主义者,他开始远离革命,渴望通过读书升官发财。而道静仍然不断追求进步,渴望做个独立的人。

这时东北已全面沦陷,当局的对外不抵抗政策,对内的专制统治引发了青年的不满和反抗,卢嘉川等共产党员逐渐影响了林,革命理想和对卢嘉川的崇拜爱慕取代了从前的爱情幻想,她的性格也开始转变为热情开朗。她与之前的爱人在思想上渐行渐远,也必然无法共同生活。卢嘉川被捕使得林下定决心离开余永泽。同时,她主动接近共产党,为党工作。由于当局的残酷镇压,叛徒的出卖以及林自身的经验不足,林被抓获数次,而后又幸运地被释放,她在斗争过程中结识了数位斗争经验丰富的党员和进步群众,在从党员群众中得到的教育中,她意识到并改正了自己身上的小资产阶级习气,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在斗争锻炼中她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她承担了北平学生工作,这时也正是北平学生反日情绪酝酿的时期,林刚刚在北大工作时还有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到小说结尾的“一二九”运动时,班上最落后的学生都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可见此时大形势的变化之快。

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很“男权”,一直将女性置于被拯救者的地位。我作为一个女性,也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并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小说中虽然都是男革命者带领女性走向革命的套路,但是相比如今的电影电视剧中,女主傻白甜的人设,《青春之歌》已经很女权了。其中的女主角都是独立自主的革命者形象,说是被男革命者带领,只不过是她们个人的反抗找不到出口时遇上了正道,在她们的前进过程中,主体是女性自己。而且对林道静成长过程有重要影响的也包含数位女性共产党员。小说中的也有选择依附他人的女性角色,她最后的结局也是很不幸的。

对这本书我唯一有点不满意的就是卢嘉川等共产党员过于光辉的形象。比如卢嘉川高大帅气,机智而沉稳,判断力准确,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而又革命性强。女主角林道静虽然一开始有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习气,但是也漂亮聪明,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很强。虽然这样的形象能使读者感受到满面的青春气息,能够引发广大青年男女的荷尔蒙分泌。但这种似乎与生俱来的优秀气质让我感受到了赤裸裸的“精英”与群众的差距,这样的精英确实存在,革命青年中能够出这样的“精英”也是好事。但把这样的精英作为偶像,还是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

虽然是小说,但其中也有很多地方通俗而具体地讲了基本的革命道理,有些道理看似简单,但这些道理是在实际斗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下面摘录原小说中的一些文字来举例

(卢对林说)“一个木字是独木,两个木就是你那个林,三个木变成巨大的森林时,那么,狂风再也吹不倒它们。你一个人孤身奋斗,当然只会碰钉子。可是当你投身到集体的斗争中,当你把个人的命运和广大群众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的时候,那么,你,你就再也不是小林——而是那巨大的森林啦。”

“这是一个少有的夜晚,也是道静有生以来内心斗争最激烈,最痛苦的夜晚。她自从受了卢嘉川等通知的教诲,又读了一些马列主义讲阶级斗争的书籍以后,她变自以为站到了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一边;便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地变成了无产阶级。谁知,当她又住在一个地主阶级的家庭里,而且,无意中碰到了家中的佃户郑德富以后,这才暴露了她身上致命的弱点——原来,她的阶级意识是模糊的,她所理解的阶级斗争,阶级仇恨只是书本上的……‘原来我的身上已经被那个地主阶级、那个剥削阶级打下了白色的印记,而且打的这样深——深入到我的灵魂里。所以我受不了郑德富的白眼仁,所以我讨厌他……林道静呵,你这是什么样的阶级感情啊?’道静从来还没有进行过这样深刻、沉痛的自省。她痛苦地想着自己身上还有许多剥削阶级的意识,就咬着牙不转眼地看着身边的姑母。她看出了,她是那样干净,那样清白,立场又是那样鲜明而坚定。她为什么能够这样?她并不认得多少字,也没有读过马克思的理论……原来,又是阶级的原因!她的受尽迫害的阶级,使得她能够正实现实,使得她能够洞若观火地了解阶级的意义。而她林道静呢,温情、软弱、害怕严酷的阶级斗争……和姑母谈话以后的这个夜晚,她才真正感受到了阶级仇恨的滋味,也真正地、深深地恨起地主阶级和一切压迫阶级。同时,也恨起自己身上被这个阶级所沾染上的污点。”

(狱中的女党员对林说)“不要以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终结,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产主义者到任何地方——包括在监狱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们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钟,最后一口气。”

(林对同志说)“我想,党的工作要是不和群众相结合,那就是没有根的草,不会有生命,有力量。可是群众运动要是不和党的领导相结合呢,那就是无头的鸟,永远不会搞出什么结果,永远不会找到正确的道路。”

其中还讲了遵义会议前,党在王明极左错误路线带领下的时期,基层党组织内部关于如何对群众提出口号,是否在严峻的形势下发动运动等的争论。小说中即使在卢嘉川的反对下,受到极左路线影响的基层党组织仍然走了弯路,严重受挫。而在遵义会议后,党员们不断提出团结中间群众的要求,对普通群众的口号也由原来的激进变成了更容易被群众接受的“反日爱国”。我想这些描述应该真实地反映了党高层的路线对基层党组织的影响。

郑鸿生著《青春之歌》

另一本不太为人所熟知的《青春之歌》是台湾作家郑鸿升所著,全名叫做《青春之歌——追忆一九七0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讲述的是70年代台湾一批在保钓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反抗国民党高压的威权体制的故事。当时的台湾处于政治高压时期,当局独裁专制,不仅反共氛围恐怖,自由主义者们也遭到镇压。这批学生从中学时代起就个别受到罗素、殷海光、李敖、陈映真等人反抗精神的影响。从高中到大学先是摸索着一条追寻个人之自由权利的道路而成长,上了大学后,他们因缘际会凑在一起。这批有着朦胧反抗意识的年轻人经历了保钓运动的洗礼后,激发了大家原本就深受感染的1960年代全球性叛逆激情,进而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从此思想左倾,走上一条要求集体解放的左翼道路,一条对任何形式的压迫都抱着终极反抗的态度的道路。这批学生于是怀着这样的激情介入了当时台湾大学的校园民主抗争,直到当局出手镇压为止。由于殷海光的影响,当年涉及到的学生和老师很多都是台大哲学系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当时在校园中较为进步的台大哲学系被当局清洗,学生们也都抛弃哲学,各自走上主流生活之路,从此台大哲学系再也没能继承前人民主进步的传统。这一镇压事件也被称作“台大哲学系事件”。

这批学生在台大哲学系两位老师支持下,发起了一系列学生民主运动,如夺取台大的学生政权;争取校内言论自由,反抗校方审稿制度;提出争取校务参与权,设置民主广场;改选中央民意代表;打倒权贵子弟社团;像国会改选的竞选人争取学生监票员名额,鼓励学生参与政治等等。

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陈映真的书对这批年轻人的影响。与其说是影响,不如说这批深感受压迫的年轻人在陈映真的文字中找到了共鸣,摘录一段作者的原文,借此也可以体会这批年轻人当时的心境:

陈映真的小说与论述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我的弟弟康雄》开始,他笔下“市镇小知识分子”苍白而缺乏行动能力的自我形象,与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相互映照,一直在我们这些知识分子青年的敏感心灵里隐隐作痛,难以摆脱。这种陈映真式的自省,与殷海光、李敖等人对外在的压迫体制所进行的旗帜鲜明的攻击极为不同。在他们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猛烈攻击下,当时那种压迫体制的精神圣殿在知识青年的心中已然崩毁,然而在现实上,那个体制的牢不可破却又令人万分沮丧。知识青年由于行动上的受限转而自我批判的这种倾向,曾经强烈地呈现在保钓运动之前的台大校园刊物上。对于心中有所觉悟但现实上却几乎无能的知识青年而言,陈映真的小说确实十分迷人。

陈映真所铺陈出来的,不仅触及当时知识青年的敏感心灵,还从生命层面去呈现主流社会的伪善及其精神上的欺罔。在他的诸多创作如《最后的夏日》与《兀自照耀着的太阳》里,陈映真的锐剑挥向了在压迫体制下苟活,甚至有着某种程度共谋的有产者家庭,揭示了他们在压迫体制下精神的堕落,像本省的医生们。这些深刻的描绘强烈打动着本省子弟的心灵,对我们这些出生南部的,更是引发了万丈共鸣。

然而陈映真并没有耽搁在这种苍白的境地里,他的小说不论是他自己所分割的1965年之前或之后的时期,都传达给读者一种对卑微弱势者深刻的人道关怀。

在台湾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们的斗争包含着许多无奈:由于言论不能超越“反共”底线,他们无法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辩论时被扣红帽子无法有力反驳,也不能承认;论战中亲美反共的自由主义竟从同盟成为敌人,帮助当局在舆论上打压左翼学生;他们被镇压时没有革命组织可寻求帮助。

这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当年台大短暂的校园民主运动高潮,详细描述了主要参与者的人生经历及其在运动中的思想,心境变化。书中的其他情节就无法在此详细描述了。(想阅读的可以尝试去图书馆借阅,能借到就不必花钱买了)这批学生虽然想要将民主运动带到校园之外,但甚至当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时,他们以及他们在台大校园中引起的波澜就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历史上发生的影响巨大的学生运动,都是工农群众的支持下持续扩大影响的。没有工人阶级的支持参与,学生运动必然是脆弱的,容易被扼杀的。

尾声

这些富有年代感的图书值得我们去阅读,并不是因为它们语言优美,或是开创了某种新型文学手法,而是由于书中所描述的社会环境与今天的社会相符,其中所说的学生的遭遇,工人农民的遭遇在当今又重新上演。有着反抗意识或者已经将其付诸实施的人读这些书的时候或许能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