榎本正敏:21世纪——社会主义化的时代

02/22/2010 posted in  理论视野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发生过程

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向来都不加批判地认为﹐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基础的工业生产力﹐必然为社会主义所继承以作为新社会的基本生产力。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也明显的是根据此一前提﹐企图通过“生产手段国有化和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系”的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但是﹐假若我们从历史唯物论来进行考察﹐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发展来看﹐这个前提就不无疑问。因为﹐如果社会主义是替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那么我们就不能够排除在这个新的生产关系中所发展起来的﹑起支配作用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替代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新产业才对。

事实上﹐早在1970年代前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将其生产力的重点﹐从先前的工业生产转移到所谓的“软件化”﹑“服务化”产业﹔到了90年代﹐“个人计算机互联网”(PC Internet)的出现﹐不但大大促进了知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效率化﹐更使得上述产业成为20世纪末新兴产业的核心。更重要的是﹐“PC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手段﹐不但打破了劳动力为资本所支配的客观的技术条件﹐创造出一种实现“自由﹑平等﹑自我实现”的劳动型态。同时﹐通过这些独立自营的个体劳动者所构成的“网络共同作业”(Internetworking Collaboration)产生了一种新的分工型态和社会关系。这种新的“共同作业网络”社会﹐基本上是符合马克思社会主义理念的劳动社会型态﹐在“质”和“量”上的扩展﹑深化已成为历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

过去﹐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在内的许多“左翼”人士﹐对于这种符合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发展似乎给予了过小的评价﹐以致于忽略了21世纪的今天﹐在现实上发生并持续扩大中的各种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

1.资本主义各国经过了二次大战后的高度成长期﹐实现了所谓的“大众富裕化”﹐一般大众的工资所得在70年代以后基本上足以支付消费生活所需的物质财货﹐部分中等收入阶层更进一步需求能够满足精神上﹑心理上高质量生活的新服务或更多附加价值的商品。而所谓的“软件化﹑服务化”产业﹐正是伴随着“大众富裕化”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需求而发达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与传统的制造业在型态上有显著的差别。[1030]

2.以IT革命为契机的“去”资本主义化——“网络共同作业”关系的发生﹕

1970年代后期﹐伴随着经济“软件化﹑服务化”的进展﹐资本为了吸收这种新生产力作为积累的基础﹐开始收集并处理大量个殊性﹑多样性﹑易于变化的“个人消费”信息。同时﹐为了节约随之而来日益膨胀和复杂化的事务性工作﹐抑制并削减庞大的事务费用﹐企业界开始引进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来合理化企业固定支费。1980年代的办公室自动化就是其中一环。也就是说﹐信息化首先是作为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以及作为内部固定事务费用的合理化手段而展开的。

但是﹐就在信息化进行并取得技术进展的同时﹐“个人计算机”(PC)不仅从研究﹑开发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更在90年代开始了“互联网”(Internet)的商业利用。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在运用上的结合﹐使得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起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PC是贮存数据﹑讯息并依照使用者的指令进行处理的信息机器﹐虽然体积小﹑价格低廉﹐但是近年来它的性能却急速地提升﹐运算机能和记忆容量比起大型计算机也毫不逊色﹔其次﹐“互联网”(Internet)是连结数个计算机﹐将其所收集的数据和讯息进行双向传递的“基础”性通信技术﹐是世界性的﹐可自由进出的开放系统。个人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与不同种类﹑不同系统的PC网络相连结﹐双向的上传或下载各种信息。更由于“互联网”是利用现有的电话回路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使用者只要支付连结费用﹐几乎不必再支出通信费用﹐所以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接受和传递信息。

当两者结合而成“PC互联网”的网络系统之后﹐个别企业间(B to B)的交易成本会戏剧性地降低﹔企业也可提供给个人(B to C)完全不同于传统流通形式的财货﹑营销和服务。另外﹐“PC互联网”也可以提供个人(家庭)一种新的(思想﹑感情等)传递手段﹑以及一种新的娱乐﹑财货流通和服务等等。

总之﹐由于PC网络的利用﹐企业﹑个人都能享受多种多样的利基点﹐因此当PC互联网的技术配备在90年代中期后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之后﹐不仅仅是大企业﹐连中小企业﹐甚至在个人(家庭)PC的使用人口都爆发性地增加。据统计﹐在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内PC互联网的普及率﹐到了21世纪初大多超过50%。[1031]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劳动﹐是使劳动者失去其主体性的异化劳动。换言之﹐在机器大工业中﹐工人所提供的是从属于机械的辅助性劳动﹐通常以执行固定型态的单纯体力劳动为主。反之﹐在新的软件化﹑服务化产业中﹐劳动具有高度的专门性﹑知识性和技术性﹐是或多或少都需要劳动者自己做出判断的非定性劳动﹐因此集中在无法机械化的﹑以知识劳动为主的产业部门居多。

知识劳动的成果相当程度依赖劳动者的自由意志﹐尤其是具有﹕广泛与其它部门内的专家﹑专门技术者互相提供共有信息﹑知识而进行“共同作业”(Collaboration)﹐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力的特性。利用PC互联网所形成的网络﹐每个劳动者都能够将自己在PC内所收集的信息﹑知识以及所开发﹑创造出来的新知识互相自由地利用。必要时﹐还可利用双向性递﹑受信息的机能而互相交换意见。如此一来﹐劳动者不必直接集合在一个地方﹐也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就能够透过PC网络的连结在广大的劳动者之间实现“共同作业”关系﹐从而扩大了知识的效力。由于互联网是世界性的﹑全社会成员参与型的开放系统﹐劳动者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地选择共同作业的对象﹐从而使“共同作业”具有最完美的条件。

这一点﹐就理解PC网络的革命性意义而言﹐具有关键性的地位。

首先﹐PC互联网的网络系统是为了使知识劳动者特有的生产力更有效地发挥﹑发展﹐而提供给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手段——不管这个劳动者是否从属于企业组织。但是﹐由于资本主义企业为了保护独占性利益而采取技术保密措施﹐因而对超越企业组织的信息﹑知识的开放和共享设置了人为障碍。所以﹐个体劳动者﹐即使是从企业独立出来的劳动者﹐也能和企业内劳动者一样﹐甚至更有效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共同作业”﹐发挥超越企业内劳动的高度生产力。如此一来﹐对于以知识劳动为中心或主要劳动的软件化﹑服务化产业来说﹐一种比过去被限制在企业内的生产力还更为高级的生产力﹐就有可能在企业外部形成﹐或者﹐至少是提供了能够形成的条件和可能性。因此﹐PC互联网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条件﹐使得离开企业组织而独立自营的劳动者﹐也能够和在企业支配下的劳动者发挥同等效率﹐甚至更高的生产力。

其次﹐独立的个体劳动者不需要花费高额的广告费用﹐就可以通过网络向其它个人或企业宣传自己的专门技术和劳动产品﹔也可以通过网络搜寻自己所需的工作或“共同作业”的伙伴﹔同样地﹐更可以透过网络寻找到需要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也就是说﹐PC互联网基本上提供了一种使劳动者能够从资本的支配下独立出来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新兴软件化﹑服务化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核心是知识劳动﹐而“PC”计算机(包括其所贮存的信息﹑知识)是知识劳动最基本的“劳动手段”。9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劳动者所不可或缺的“PC”计算机为了普及化﹐朝向高性能和低价位发展﹐其价格降低到一般劳动者的收入所能够购入的水平。我们都知道﹐“资本/工资劳动”这种历史制度的形成﹐也就是说劳动者在资本家的支配之下从属于资本的雇佣关系的形成﹐是因为生产手段为资本家所独占﹐而从事直接生产的劳动者被剥夺了生产手段﹐沦为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便一无所有的无产工人。现在﹐劳动者将被剥夺而分离的生产手段取回到自己手里﹐取得了自由地为自己工作的条件﹐是一种对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否定。

因此﹐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的众多劳动者重新取得了历史条件﹐脱离由资本所支配的企业组织﹐成为独立自营的个体劳动者——这就是网络个体劳动者(free agent)大量出现的历史前提。以先进工业化国家为例﹐到了21世纪初﹐网络个体劳动者(free agent)在全体劳动者中所占比率达到了30~40%。此外﹐还有相当多数的受雇劳动者﹐虽然现在还维持着雇佣劳动的形式﹐但只限从事于自己所喜好的工作﹐并且频繁的更换雇主。广义上来说﹐这也是自营劳动者化的一种形式。

网络个体劳动者(free agent)的收入大多高于平均工资水平﹐他们是自发性地脱离雇佣关系﹐从企业独立出来成为自营劳动者﹐从而建构出一种在网络系统上“共同作业”的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这种网络个体劳动者的“共同作业”关系﹐具有下列特性﹕

将所收集﹑开发﹑贮存的信息﹑知识﹐在PC互联网上共有﹑分享﹔以这种劳动手段共有﹑分享的物的关系为前提﹐在个别的参与者之间实现平等的﹑完全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因此﹐新的网络个体劳动者的“共同作业”是劳动者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所选择的劳动﹐绝不是由国家或其它外部力量所强制的劳动。这才是符合马克思所谓的自由﹑快乐和自我实现型劳动﹐是社会主义理想的劳动形态。

现在﹐许多人都将1990年代中期﹐PC互联网开始普及并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中掀起的巨大变化的过程﹐称为“IT革命”﹐用来模拟揭开资本主义序幕的“产业革命”。换句话说﹐“IT革命”这个名词的出现﹐在某个意义上﹐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社会在21世纪的今天﹐即将来临。

3.新的社会主义图象

通过以上的叙述﹐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图象似乎隐然若现。简单的概括如下﹕

a. 由软件化﹑服务化产业替代资本主义时期的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生产力。

b. 个体劳动者所用的PC计算机是主要的生产手段。PC将其所收集﹑开发﹑贮存的信息或知识本身﹐从人脑分离开来而客体化成为生产手段(在规模上大幅地超过人脑的记忆容量)。这种具有特殊性的生产手段是由网络参与者全体成员所实质上共有﹐并于劳动过程共同利用。

c. “知识劳动”成为最基本劳动型态。劳动者所提供的从辅助机械单纯的体力劳动变为以高度知识﹑专门技术为基础并需要做适当判断的所谓“知识劳动”。

d. 个体劳动者以PC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网络共同作业”劳动﹐是基本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这种劳动关系里﹐各个参加劳动者之间不存在支配﹑被支配的“等级制度”(Hierarchie)﹐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因此劳动就成为以个人自由意志为基础的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思想所追求的理想的自我实现型(以人为主体)劳动。

当然﹐上述的各种社会主义要素不过是处于萌芽的阶段﹐尤其是新的生产关系祇有一小部分浮现出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样貌还不是很清晰。还有﹐在个体劳动者所构成的“网络共同作业”社会里﹐商品经济和货币究竟会不会被废弃﹖或者是还扮演着相当的角色﹖假如﹐废弃了市场经济﹐那么﹐做为经济原则在任何社会型态都不可或缺的劳动的配置(分工)﹐将如何实现﹖……凡此种种都尚无定论。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工业生产力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将不再占有支配性地位。就如同﹐农业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下降为次要的地位一样﹐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在新社会里将让位给软件化﹑服务化产业而变成次要产业。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必然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整个社会生产足以提供全体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上。所以﹐在新社会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不再是主要的劳动部门﹐而社会劳动的配置(分工)将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缓慢的进行修正。当然﹐工业产品的总量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但是由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特别是机械人(Robot)取代了工人单纯的体力劳动﹐整工业部门所投入的劳动量(就业率)将会大幅地减少。

上述这种社会主义图象﹐与一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的社会主义图象有着显著的差别。这是因为﹐具体的历史是以相当不同的经纬与内容向前展开﹐与马克思主义正统派所估计的社会主义化过程大异其趣的缘故。

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向来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藉由改造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实施生产手段国有化以及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系来实现社会主义。但是这个设想的前提﹐其实跟资本主义一样﹐依然是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作为生产力的基础。与此不同的是﹐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伴随着“IT革命”的登场﹐从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发达的中枢部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首先是为了满足精神上与心理上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的软件化﹑服务化产业﹐以“大众的富裕化”为契机取代了机器大工业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而资本为了尽力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变化﹐反过头来刺激了“IT”革命的出现﹐提供了网络个体劳动者的“网络共同作业”﹐这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技术条件。

再则﹐从理论上来说﹐以工业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化似乎也不太可能。在大工业体系下﹐劳动者只是附属在大规模机械体系上的一块肉﹐依据“分工﹑协作”的原则执行单纯的﹑不断反复的肢体劳动。在那里不管所有权的主体是私人资本﹑国家﹑劳动合作社或者是自主管理的工会﹐都必须以严格的纪律来要求劳动者执行局部的职能以适应全体的生产目标。由于劳动者只是局部工人﹐必服于从组织的指挥与劳动纪律﹐因此不可能实现自由﹑快乐的﹑自我实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只有在以软件化﹑服务化产业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里﹐劳动手段在生产过程中不再起支配性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人有主体性的劳动能力﹐同时取消了劳动过程的“阶层关系”﹐在劳动者之间实现平等的﹑自主的“网络共同作业”社会关系﹐才能兑现自我实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

总之﹐社会主义的“劳动解放”(人的解放)﹐不可能单纯的依靠人为的改造生产关系就能实现﹐也不可能在农业﹑工业等不得不制造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力之下实现﹐而是在超越这种框架的﹐拥有高度的﹑有剩余的生产力才能够实现。

(本章节刊载完毕﹐敬请期待﹐第二章﹕美国新“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者的形成)

注释:

[1030] 所谓的“经济的软件化”指的是服务业化、信息化和制造业的去工业化——制造业的设计、研究、开发、营销等非物质投入的增加。资本主义生产的软件化、服务化现象,开始于60年代的美国,在70年代后期就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内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流。因此经济学也不得不重视这种现象,提出“去工业化”、“后(post)资本主义”等相关论述。

[1031] 2004年底互联网普及率就主要已开发国家来说,瑞典70%,美国62%,英国59%,日本55%,德国50%,法国41%。

  • 榎本正敏 (日本筑波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编著
  • 陈明忠 摘译
  • 本文摘译自﹕《21世纪——社会主义化的时代》一书﹐榎本正敏编著﹐社会评论社﹐2006年2月28日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