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贾澜起
1.两个美洲
打开世界地图,从中国向东看,越过浩渺的太平洋,或者从欧洲大陆的西海岸出发,越过辽阔的大西洋,我们就看到了位于西半球的美洲大陆。在地理学上习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把美洲分为北美洲与南美洲。在政治意义上,人们通常将除了美国,加拿大还有格陵兰之外的地方称为拉丁美洲。尽管拉美与美国是邻居,同处一片大陆,他们的命运却南辕北辙。虽然曾经都是殖民地,美国在第二波现代化大潮中迅速崛起,超越英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而直到第三次现代化大潮之后,拉美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才开始起步。
是什么导致了今日拉美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呢?我们应该从殖民时期谈起。
1492年10月12日,在这一天,哥伦布踏上了位于加勒比海巴哈马群岛中的华特林,宣布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占领这块土地,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即“救世主”之意。从此,西班牙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所谓“征服”战争开始了。1519至1540年间,西班牙美洲大陆的殖民化基本完成。宗主国的种种对殖民地影响巨大,不论是政治制度、经济还是文化。征服拉美时,西班牙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殖民者模仿西班牙高度集权的社会模式建立了一套由总督、监察庭、郡守、市长、卡西克等组成的权力金字塔,这种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政治制度限制了殖民地的发展。
在经济制度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殖民地模式——榨取型殖民地。西葡殖民者想方设法榨取殖民地的矿产资源、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并且实行贸易垄断,禁止殖民地之间、殖民地和其他地区之间进行贸易,一切贸易必须由宗主国作为中介。这种模式对后来拉美走上依附性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班牙是一个浪漫的国家,以死殉自由的卡门与勇者无惧的斗牛士精神是这个国度的代名词。这种西班牙行为中的精神性同样体现在与殖民者一同到达的传教士身上,“蒙特西诺斯呼声”鞭笞着虚伪贪婪的殖民者的灵魂,拉斯·卡萨斯神甫为保护印第安人及印第安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整个殖民主义的历史上,只有在西班牙出现了关于‘征服战争是否有理’的历史性大辩论。”①这种精神性影响了后来拉丁美洲文化的形成。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隔壁的美国。1607年,由英国伦敦公司派遣的3条船载着120多名英国移民抵达北美,他们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州以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名义建立了詹姆士城,从此,这支盎哥鲁撒可逊人的势力落脚北美洲。与西班牙不同的是,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国家,北美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受其影响更多的体现了民主精神。北美殖民地的政治制度由代表着英国统治阶级利益的总督与参事会和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利益的议会组成,殖民地民选议会掌握着财政、立法大权,能够对政府实施有效影响,使其充分尊重民意,当地总督也多顺从它的意志。民主制度使资本主义因素得以更好的发展。
与西葡建立的榨取型殖民地模式不同,英国在北美建立了垦殖型模式。英国也榨取殖民地的资源,但更多的采用了贸易的形式。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管理宽松,英属北美很早就发展了多种手工业,进而发展为工厂制。政府通过贸易壁垒、贸易规定、本地工业补贴来使进口最小化,出口最大化,以保护本地商人利益。北美殖民地通过走私贸易获得了经济的繁荣,具有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英国人是非常讲究实际的绅士,他们接受加尔文宗。加尔文宗的核心是“命定论”,人在世上不知道自己是否被上帝确定为选民,因此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种信条成为英国人追求财富追求成功的至上名言,只需考虑如何发家致富,不需考虑是否合乎道德标准。英国人在北美殖民的动机更加直接。这种宗教观念同样影响到了日后美国的发展。
拉美与美国日后的发展以及他们之间关系无处不体现着宗主国对他们打下的烙印。
2.与狼共舞
经过北美独立运动之后,美国逐步崛起,拉美人民带着崇拜的目光注视着北方的老大哥,渴望着像北方老大哥一样翻身。老大哥回馈给他们的是对拉美尊严的践踏与蔑视。
新教精神在美国得到了传承,美国人将其发展为“天定命运”论与“实用主义”哲学。“天定命运”论的意思就是美国凭借天命,对外扩张,散播民主自由的信念。19世纪,美国在天定命运的旗帜下疯狂的扩张领土,踩着别人的尸骨建立了自己的新边疆。美国的领土面积从1783年的89万多平方公里扩张到1872年的350万平方公里。每一次扩张背后都有美国国内矛盾的根源,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美国将第三世界作为他们的垃圾场与泄洪闸。到了19世纪末,美国国内矛盾再次激化,但已经没有未开发的疆土安排剩余劳动力,在这个背景下,边疆学说应运而生。从此,美国的边疆变成了活动边疆,可以向世界的任何地方推进。墨西哥便是美国扩张主义的受害者。
在墨西哥有一句辛酸的谚语:“我们离魔鬼太近,离上帝太远。”正是美国,这个“文明”大国,给墨西哥带来了深重苦难。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得克萨斯成为墨西哥的一个州,美国人对这片沃土垂涎已久。美国无视墨西哥的移民政策,有计划的向这片土地移民并引入了奴隶制。1835年,墨西哥政府宣布消灭美国非法移民引入的奴隶制,为此,得克萨斯州的美国人和美国南部各州联合乡向墨西哥抗议,同年,得克萨斯发生叛乱。1836年,得克萨斯宣布脱离墨西哥,成立得克萨斯共和国。1844年,美国与得克萨斯签署了合并条约。美国的吞并行为导致了1846到1847年的美墨战争,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墨西哥又失去了加尼弗尼亚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犹他州以及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各州的一部分,面积近230万平方公里,占墨西哥领土总面积的一半。
在当代社会,美国政府不能像过去那样赤裸裸的掠夺,但其帝国主义的本质不变,一切方式的改变都只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入侵。
隐蔽的国际组织就是其帮手。根据拉丁美洲学者所提供的70年代的材料里介绍,在诞生于美国、总部设在美国并为美国服务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拉美所有国家加在一起的票数不及美国所掌握票数的一半,因此不得不接受该组织即美国的指导,陷入不断接受贷款,债台高筑的恶性循环。我们今天常说与国际接轨,却不对这些机构的历史和国际性做必要的调查和分析。美国《波士顿环球报》1994年7月14日刊登的一篇西方人的文章指出:“五十年来的大量数据表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不是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它们所支持的项目和实行的政策大大加剧了全球的贫困和债务增加,所从事的开发工作是不民主、不公正和危害环境的。这些机构迫使一些国家改革其经济后才有资格获得国际贷款和捐赠。这些结构调整计划的目的是增加外国投资的促进由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以便偿还外债。它们规定的苛刻计划中包括削减医疗保健、教育经费和食品补贴等。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针对第三世界的债务而下令执行节约措施,每年约有50万名儿童死于这些节约措施。”②这样的援助算什么援助?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拉美国家开始推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倡导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该项政策以财政紧缩;国有企业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利率、汇率自由化;贸易、外国投资自由化;改革税制,扩大税基,降低边际税率;取消对企业的管制和对竞争的限制;保护私有财产为主要内容。其背后的本质是国际垄断资本借助经济全球化全速进行国际扩张。在该项政策推行之后,拉美经济出现了一定的缓慢增长,80年代年平均增长1.2%,90 年代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2%。但从1998年开始,拉美经济增长开始下降,2001年仅增长了0.4%,2002年甚至出现了0.5%的负增长。1998——2003年,拉美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下降,被称之为“失去的6年”。在这“失去的6年”中,拉美的经济增长率不仅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增长率,而且低于全球平均增长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新自由主义政策并非一无是处,但它有其适用的环境。由于拉美各国的政治环境不够民主不够清廉,而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官商勾结,滋生了大量贪污腐败。另外,拉美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受伤后很难恢复元气,受新自由主义政策影响,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失业人口高居不下,贫困人口日益增多。2004年初,拉美各国欠债总额达到7230亿美元,而差不多44%的拉美人口也就是两亿两千一百万人生活在贫困中。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送给拉美的芳馨玫瑰之后藏着怎样的祸心。对待曾经同样被殖民的邻居,对待拉美人民伸出的渴望的救助的双手,美国用强盗的手段无情掠夺着它曾经的兄弟。如果实用主义、弱肉强食是当今社会的标准法则,如果强者从曾经的屈辱中崛起就意味着他可以用更过分的手段去欺辱他人,如果所谓的文明就是让工业经济暂时落后的民族卑躬屈膝,那我真不知人类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
3.山鹰之歌
没有一个民族会甘心被欺凌被压迫,尤其是在拉丁美洲这片诞生了崇尚武功、建立了强大军事帝国阿兹特克的大陆。在阿兹特克的神话中,以战神惠齐洛波契特利与鹰结合为白昼太阳的象征。勇于战斗的热血一直在拉美人民身上流淌。
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和世界左翼运动的象征——切·格瓦拉。在切早年的一次旅行中,他开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贫穷与苦难,其国际主义思想也在这次旅行中渐渐定型1955年,格瓦拉同卡斯特罗兄弟在墨西哥城相遇,参加了卡斯特罗组织的名为“七·二六运动”的军事组织。从此,切彻底由一名医生转变为一名战士。1959年1月2日,革命军成功占领古巴首都哈瓦那。在古巴革命胜利后的第八年,切辞去了古巴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职务,告别了亲友与父母,带着志愿者离开古巴,到南美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展游击战,希望以自己领导古巴革命的经验与局部的斗争解放南美大陆。1967年11月7日,切在战斗中被俘,第二天被杀害。大丈夫当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所志未遂,奈何死乎!人无完人,切在革命过程中也犯过错误,但一些缺点无法掩盖切·格瓦拉为解放祖国所做的艰苦卓越的斗争,他用血性与感性提醒着我们:“你们应当永远对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非正义事件感到强烈的愤怒,那是一个革命者最宝贵的品质。”
拉丁美洲有过三场程度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尝试∶智利、古巴和尼加拉瓜。三者之中没有一个不受到美国的严重干扰。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是来自于尼加拉瓜都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它于1961年7月23日成立,组织成立后,立即投入反对索摩查独裁政权的游击斗争。70年代,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逐步把工作重心转到城市,同工人运动建立了联系,并得到了学生和天主教徒的支持。1975年阵线内部发生策略上的分歧,形成了3派:持久人民战争派、无产阶级派和第三派。1979年3月,阵线3派重新联合,成立了全国联合领导委员会,但各派在组织上仍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为统一战略部署,还成立了桑地诺军联合参谋部,下有7支战线部队,地方成立了以城市为主的民兵组织。1979年4月发表了《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纲领》,1979年7月,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人民武装推翻了A.索摩查·德瓦伊莱的独裁统治,建立了以阵线为主的民族复兴政府。1980年2月宣布成立桑地诺人民党,但目前仍用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这一名称。它宣称以马列主义和桑地诺思想为指导,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在桑解阵上台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兴办教育、搞卫生、搞土改。1984年,美国轰炸了尼加拉瓜的港口,1985年,里根政府宣布对尼加拉瓜开始实施贸易禁运。在1990年2月大选中,该党被由美国支持的全国反对党联盟击败。风水轮流转,桑解阵总书记奥尔特加在2006年11月的尼加拉瓜总统选举中胜出并在2011年的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桑解阵再次成为执政党。
两个美洲的对抗尤其是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对拉美经济的影响促使了拉美向左转,或许也是幸事之一。
4.我们的诉求
拉美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左翼政治家、诗人、歌手,现在拉美中左翼力量已占据中坚地位,自1998年以来,约7年左右的时间,拉美的左翼力量已在拉美33个国家中的13个国家取得了政权,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整个拉丁美洲的80%和70%。左翼力量当选市长、议员人数之多,在拉美历史上是从来未有过的,到2008年,除哥伦比亚之外,其他南美国家已经基本由来自中左派政党的领导人执掌权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已去世的委内瑞拉左翼政党“第五共和国运动”的乌戈•查韦斯;上任巴西总统,来自左翼政党劳工党的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乌拉圭左翼政党广泛阵线——进步联盟——新多数派领袖塔瓦雷•巴斯克斯;玻利维亚左翼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全国领袖埃沃•莫拉莱斯。
在拉美左翼力量不断壮大的背景下,重新认识拉美,从拉美的左翼运动中汲取经验对我们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尽管我国与拉美身处两个遥远的大陆,但我们曾拥有过同样的被殖民的经历,同样进行过社会主义改革,我们的现在面临着相似的社会问题,我们同样渴盼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来临。
明天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词,它是未知的,代表着无限希望与可能,我们所期待的明天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最终实现。在追求理想都路上,成败,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当你去追求理想时你就会明白,你很可能不会成功。最关键在于,当你深知这一切时,你还要不要去追求。③我们是幸运的,在这条路上,已有无数先辈为此探寻摸索,不管成功与否,都为我们提供了可鉴的经验。
以史为鉴,负重前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注释:
①索飒:《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84页
②索飒:《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143页
③今何在:《悟空传》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