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接收新党员的条件

YCA按: 某些修正主义分子鼓吹“无产阶级立场就等于公有制立场”,“认同公有制的资本家可以入党,不认同公有制的工人却不能入党”,“入党不审查动机心理”,“哪怕我是为了星辰大海多炮塔才来搞公有制,也可以加入共产党”等等谬论,企图从组织层面消解共产党的阶级性。他们认为,恩格斯是资本家,列宁是贵族家庭出身,说明入党跟你是哪个阶级毫无关系。但是,与修正主义分子自以为高明不同,无产阶级的领袖深刻地懂得,非无产阶级分子不经过痛苦的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无法真正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来的,所以必然在组织层面做一定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在给奥·倍倍尔等人的通告信中就指出,“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而列宁在给莫洛托夫的信中更是下了明确指示,“只有在大工业企业实际做工不下十年的工人,预备期方得为半年。其他工人规定为一年半,农民和红军士兵规定为两年,其他各种人为三年。”“如果工人的预备期仍为半年,那么为了不自欺欺人,绝对必须确定“工人”这个概念,使这个概念只适用于那些确实由于自己的生活状况而必然具有无产阶级心理的人。如果不是在工厂一心一意呆上许多年,就不可能养成这种心理,它是由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条件陶冶出来的。”可见,无产阶级政党不仅在其奋斗目标,依靠力量上是无产阶级的,而且人员上也优先由无产阶级构成。请同志们仔细阅读列宁的文章,只有弄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才能擦亮眼睛,不上假马克思主义的当。

Read more   09/16/2015 posted in  基本原理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者: 黑夜里的牛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的创立是马克思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本文是我对若干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思考。文中的观点不一定对,也一定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地方,需要在讨论中进一步修正完善,但我认为这些问题值得引起同志们注意。文章篇幅较长,耐不住性子的同志可以直接跳过第一部分。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生产和生产关系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是其他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这首先是从人类社会依托于生物运动而言的,也就是说,没有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人类的其他政治、文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产物,都无从谈起。改造自然界,使其满足自身需要,这是人兽之间最大的差别。生产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部分。从人类活动的时间分配看,生产活动是占比最高的,即使是对于普遍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的现代文明国家,劳动人口平均下来在进食和睡眠之外的时间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用于生产,而且还未考虑进食和睡眠本身就具有劳动力再生产的性质。

Read more   05/18/2015 posted in  基本原理

纯粹经济范畴内的“阶级”界定

内容摘要: 马克思对“阶级”有多种用法,但并未对“阶级”下过明确定义。通过文本考察可以发现,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阶级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特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的主体与承担者,是在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群共同体。“阶级”区别于“等级”,阶级是一个经济—社会概念,而等级是一个政治—社会概念,等级是阶级的前史。“阶级”也区别于“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阶级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范畴,而阶级意识是标志阶级随着生产发展而趋于成熟的程度,阶级斗争则主要指根本利益对立的对抗,包含经济斗争、政治斗争、理论斗争等。所以阶级不是一个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范畴。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阶级;等级;阶级意识;阶级斗争

作者简介: 聂庆彬(1982-),男,河南省清丰县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Read more   02/16/2015 posted in  基本原理

“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渊源和演变

内容摘要: 本文对“民主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概念的渊源和演变作了翔实的剖析,并且在此基础上着重指出:(1)历史上的社会民主主义不管是从革命角度还是从改良角度加以解释,它所主张或标榜的社会主义都是应当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制度。(2)这种思想并不是主张摒弃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人们的一家之言,而是也受到主张保留这一概念的人们赞同的。后者实际上认为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的工人运动已使那里的资本主义“改变成一种受到社会节制的、开明的和温驯的资本主义”,而且认为从理论上讲也可以设想“有可能实现一种不再主要依靠剥削人的劳动力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他们也不再主张从制度上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看法目前已成为西欧社会党人的共识。文章最后指出:大致说来,从1990年起,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追踪考察,到一定时候再对它在性质上的变化发展作出概括性论述。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概念;渊源;演变

作者简介:* 殷叙彝,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Read more   10/20/2014 posted in  基本原理

中产阶级还会存在吗?——马克思论贫富分化

编者按: 近三十年,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泛滥十分深刻地改变了各国的阶级结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中产阶级走向衰亡,不仅劳动者感到生活艰辛,有产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形势严峻。马宁(巡夜人)的文章,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等方面解释了贫富分化,用详实的数据证明中产阶级正在“消失”,而正是自由化政策导致了这一状况。“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一百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在马克思的射程之内。本站征得作者同意之后,转载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

一、马克思、恩格斯谈贫富分化

当马克思刚刚要成为马克思时,他就已经注意到了,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社会被划分为许多等级,不同的等级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资本主义却在消灭等级,与此同时又创造出了一个赤贫的无产阶级。在著名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里,马克思这样写道,“德国无产阶级只是通过兴起的工业运动才开始形成;因为组成无产阶级的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制造的贫民,不是在社会的重担下机械地压出来的而是由于社会的急剧解体、特别是由于中间等级的解体而产生的群众……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

Read more   04/26/2014 posted in  基本原理

浅论两种社会主义观

Read more   11/14/2013 posted in  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