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埃及:幽灵般的政治实践

作者:黑夜里的牛

3118

疏于理论往往使人流于浅薄的狂热,成为不可一世的行动主义者,而过于醉心于理论的同志又常常感到思想本身的乏力,不得不抱怨坐而论道的虚妄;理论就是这样一个宏观上被人膜拜而在微观上被人忽视的神像。实践的处境同样尴尬,其职能从推动认识发展最活跃的环节,降落为庸人们拒斥理论批判的挡箭牌。而且,随着社会主义群体理论水平的日益下滑,甚至实践自身能否存在也逐渐成为一个疑问。于是,有识之士和扯淡之人才会一齐振臂高呼:保卫马克思!回到马克思! 梦见马克思!

Read more   08/26/2011 posted in  中流击水

告别革命,就走向了永恒吗?——读《另一种叙事:告别革命之后的“瓦解”与“构建”》

编者按:

对革命的解构是当下的流行话语,然而,其本身是一种个人审美的想象。个人从来不是抽象的——近代哲学原子式的个人,而是现实的——社会的历史的统一。自从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之后,原来那种基于小生产者的梦呓就可以终止了。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只能是宏大叙事。资产阶级这种反动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是因为只要谈宏大叙事,取代现存秩序的革命就是正常逻辑推演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也符合资本主义时代的糟糕现实,所以他们会搬出一切来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不过,这终归是徒劳。

Read more   08/15/2011 posted in  中流击水

有正当有邪

作者:老邪

鲁迅先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讲演,叫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学术界对魏晋风度之研究至今亦不能超出先生的判断,只是在内容上做了拓展,不过是为先生作注脚而已。为明大道,我也不妨做个文抄公,先生说:

Read more   08/09/2011 posted in  中流击水

资本暴政下的极权鬼影——漫谈《一九八四》

2979
(兼谈我对世界现状与未来的若干看法)

“如果存在着希望的话,”温斯顿写道,“它就在无产大众身上。”
——《一九八四》第七章

作者:黔进派
2007年2月6日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最后的也最为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这样说并不过分。为他写传记的杰弗里•迈耶斯指出,奥威尔“近乎疯狂的强迫性工作冲突”大大加剧了其身体的衰弱,而他严重的病体又使奥威尔有可能将微妙的内心体验与独特的悲苦感赋予这部作品。1948年11月,《一九八四》终于写成,它的作者却在14个月后死于肺结核内出血;而《一九八四》(1949年6月出版)却取得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它仍是最著名的社会政治寓言小说之一。

Read more   06/15/2011 posted in  中流击水

资本主义时代为何如此漫长—— 一点个人看法

作者:DesertHX 

自从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世界的划分变得简单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切矛盾、斗争,都在这两个阶级之间展开。毋庸置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不合理,而那个唯一能够消灭它的阶级——无产阶级,又是大多数受压迫人民的阶级。单单从数量上看,只要无产者们都联合起来,那资产阶级的灭亡不过是一眨眼的事。

然而,纵观历史,无产阶级进行了无比漫长的斗争,经历了马列毛时代,如今世界却依然被资本主义统治着。尽管罢工随处可见,反抗随处可见,可资本主义统治却依旧顽固——在重重矛盾中存在着。

Read more   05/20/2011 posted in  中流击水

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是闹剧,第三次是CCTV的狗血连续剧

编者按

数日前,本站在一篇转载文章的按语中严肃且明确地表明了对民族主义的立场——对社会主义者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社会主义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思想流派,就必须坚决批判改良主义和以本民族利益至上的狭隘民族主义。左派只有把自己阵营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及资产阶级分子彻底清理,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其过程可能会伴随诸多痛苦,但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本文作为反民族主义系列文章第二篇,对当代左派中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做了深入剖析。为了彻底揭示左派民族主义的反动内核,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在文章前半部分加以大量铺叙,并从历史角度分别阐述了“落魄贵族”的历史特征,中国现当代史的几个要点,左派运动的形势及历史任务等。文章略长,但我们希望所有追求真理的同志都能认真读完全文,尤其是文章的后半部分。

Read more   05/04/2011 posted in  中流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