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经济学:对哈耶克的一个批判

1、引言

在最近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们试图重新开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争论。我们认为,苏联体制的崩溃并不必然带来这样的结论:社会主义经济注定是无效率的。通过更新和扩展了来兰格(1967)和约翰森(1977)[1]提出的推理线索,我们断言,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使得建立既平等又高效的计划经济成为可能[2]。我们提到这几点,是为了把当前的论文放在一个讨论背景之下,但我们并不试图在这里为这些观点做出证明。本文的目标更加具体,就是要反驳哈耶克在1945年的文章《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对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所做的批判。

Read more   09/18/2016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关于社会主义的五个问题——对《科学与社会》2012年讨论的回顾与评论

编者按: 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不仅要深刻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还必须提出替代资本主义的制度。尤其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工人阶级来说,社会主义已经不仅仅是未来的理想制度,而是曾有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于其中的制度实践,因此,如何构建能够规避免历史错误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当工人运动的再次勃兴,世界各地的劳动者们起来反抗资本主义制度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即是:资本主义的替代制度是否可能?之前我们翻译了一篇英国托派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文章。今天转载另一篇中国学者介绍国际马克思主义学界对新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与讨论的文章。除开作者介绍自己的中特理论那一部分,其他讲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主决策机制、创新和激励等问题的内容颇值得一看。

Read more   09/16/2016 posted in  理论视野

托派观点|社会主义经济将如何运作?

编者按: 随着反资本主义运动在全球不断高涨,工人阶级的重要性就越发凸现出来。工人阶级作为全社会唯一真正革命的阶级,必须担负起领导全体劳动人民完成社会变革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工人阶级不仅要从组织上加强自己的力量,从思想上打破改良主义、修正主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带来的偏离,还要在理论上提出符合本阶级利益的社会图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根本在于生产,生产的组织方式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因此,提出一套能够替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就成为工人阶级的最重大理论任务之一。少年中国评论网站长期坚持介绍社会主义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各种社会主义经济的方案,比如两位苏格兰马克思主义者所著《走向新社会主义》一书。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是英国托派政党社会主义党(其前身是Militant组织)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本站译介这篇文章,并不意味着同意文章中的全部观点,尤其不同意托派对斯大林和所谓斯大林主义的评价。(此前也翻译过英美等国托派政党的文章,其目的也是让读者多一些了解,并不意味本站持托派立场)当然,托派毕竟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考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因此了解一下托派的观点是有必要的。后续还会继续推送其他社会主义政治派别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文章,请感兴趣的读者持续关注。

Read more   08/26/2016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共产党人要求什么?

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不一样。它是劳动者的党,工人阶级的党,它的利益最终就是民族的利益。而其他的党,即使也有工人们夹杂在它们的行列中,终归只是代表各阶级或各社会集团利益的党,并且那些阶级和社会集团是或多或少享受特权的,或多或少反对工人阶级而且不关心国家民族的。共产党是按照久经考验的科学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指导其行动的。

Read more   08/19/2016 posted in  理论视野

人、机器人和价值

1、摘要

机器替代人的问题可以追溯至工业化的开端。在这篇论文中,我们通过反思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和工程师们的著作,追问人类工作和机器人(robotic)工作之间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我们考察马克思和瓦特的论述中关于人类工作和机器做功(功的英文词是work,与工作是同一个词,而中文中功和工作是两个词。作者使用这个词时有双关的含义。下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翻译,讨论物理学时翻译为“功”,而经济学或日常语言语境下则翻译为“工作”——译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经济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我们考察在他们的论点中,人工动力来源能在何种程度上切实地代替人力。我们继续考察斯密关于动物所做经济工作的观点上的区别,并且根据现代生物学研究,仔细考虑人类工作和非人类工作的哲学区别是否还能继续成立。我们强调动物工作(animal work)的非通用性,在这之后继续讨论恰佩克和图灵的通用机的思想,并且提供我们学院开发的叠衣服机器人的例子作为一个反例。然后,我们回到瓦特,并讨论热力学和信息论的发展。我们想要表明,最近的研究不仅导向了这些领域的统一,而且带来了对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整体性认识。

Read more   08/06/2016 posted in  理论视野

《走向新社会主义》中文版序言

引言

本书写于1980年代末,当时社会主义在苏联和欧洲正经历一场危机,本书就是对这场危机的回应。

战后欧洲的共识是:最好的经济模式是混合经济。所谓混合经济,就是包含私人部门和较大的国有部门的经济。在1980年代以前,这被认为是简单的常识。争论只是限于是否应该把国有部门扩展至其他工业部门如汽车、船舶或者飞机制造业。同时,包括外企在内的私营部门,则被鼓励到政府还没有兴趣的领域内发展。在宏观层面,政府负责保证充分就业,减少收入差距,以及管理外贸平衡。

Read more   05/09/2016 posted in  理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