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实,忠于理想”–英国左派剧作家简介

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在英国剧坛开辟新天地的第一代人物是奥斯本、阿登、威斯克和邦德。这是从三十年代大萧条和艰辛和二次大战的硝烟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作品和观念带有鲜明的作者自身经验的痕迹。对于这一代剧作家我戏剧界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英国二战后第二代新剧作家我们知之甚少。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革命文艺

新左派青年的午夜

作者: 昆华

早已不服从康德的绝对命令
更不曾有老气横秋的路径依赖
每一行批注都是为未来立法
可惜儒家早已复辟
他们甚至不屑于回想 曾有个妄图立法的对手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革命文艺

《人民日报》评《红灯记》

针针线线皆辛苦——谈《红灯记》的艺术处理

  • 来源:人民日报:1965.07.10 第5版
  • 作者:许姬传

京剧《红灯记》被誉为京剧革命化的样板,这一评价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红灯记》从初演到现在,我看过多次,感到每一次修改都有新的提高,特别是剧中主要角色李玉和形象的日趋丰富饱满,是这出戏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戏的主题通过一盏红灯,贯串着从“二七”大罢工到抗日战争的革命斗争史实,也象征着工人阶级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终于取得最后胜利的辉煌事迹。这个戏对观众的教育意义是很强的。作为一个戏曲工作者,这里,仅将我在观摩学习中印象较深的一些地方谈一谈。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革命文艺

读郑小琼长诗《挣扎(2006.7.30—8.6)》

挣扎”,这很直截地就是小琼的心态,或者她写作这首诗的状态。挣扎的过程,也是对抗和渲泄的过程——积郁的情感寻求喷发,在思潮泛滥中,冲刷出一条河道。事实上,它还带有《嚎叫》般发扬蹈厉,乃至撕心裂肺的声音,和想象。

“我把自己与时代焖在罐装车间”。第一句就提纲挈领,定下了调子:苦闷。小琼的诗我读得不多,但从她的几首长诗中,对这样的调子已有些熟悉。我特别惊讶的有两点:一是她那狂烈的绝望;二是她的社会意识,也就是把个人处境置于整个社会的背景下来观照,甚至把当前放在历史的脉络中来看待——对“年轻诗人”来说,这几乎有点早熟的意味,在“打工诗人”中更是如此。小琼没有脱离工厂,在思想和情感上也是这样。所以“车间”之为中心意象、情境,也算自然而然。不过,是“罐装”车间,这个限定把“车间”变成了虚构、隐喻,把情境置诸虚实之间。当然,现实中有密闭的车间,但诗里,作者显然在主动设定。“罐装”的特点,封闭和拥挤,是以整个社会的规模来强调的。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革命文艺

理解张承志–一位中国作家的孤独旅程

张承志于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一举成名,步人文坛。此后相继发表《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心灵史》等作品。 1993年发表散文《清洁的精神》和《以笔为旗》,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文化崩溃的时刻,提倡“抗战文学”,引起文坛深刻的震动,鲜明地突出了他的精神性格。张承志是中国文学中一面独立的旗帜,他以一个人的存在平衡了中国文坛。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革命文艺

革命时期的爱情

在琼瑶式文艺百花齐放的今天,一切与革命有关的宏大叙事都成了毒草,都成了任人唾弃的死狗。文艺批评家们忙于从垃圾堆里淘金,忙于颠覆与重写,并用他们的人性标准来丈量每部作品的高低。年轻人们忙于恋爱,如饥似渴地从畅销书专柜或者电影院里获取台词与剧情,用他们小资产阶级的文艺气息来演绎所谓的浪漫。而对于这样一部夹杂着意识形态说教的小说,似乎已经过时并且永远地过时了。但这与其说是意识形态本身的原因,不如说是意识形态指向的原因,斯皮尔伯格和梅尔 •吉布森这些来自美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家大行于世就是明证。如果今天有哪位小资猎奇似拾起了这本古书,并用他们独有的眼光来审视这部作品,吸引他们的肯定不在于书中的革命故事(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少年保尔与冬尼娅的爱情故事。

Read more   04/03/2009 posted in  革命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