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神学、黑格尔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 安得猛士

按照阿尔都塞的说法,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门哲学而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历史的科学。在《共产党宣言》中,历史唯物主义者这样界定历史,“以往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就像牛顿发现了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而发现了物理学一样,马克思在对阶级斗争的阐述中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

Read more   06/17/2012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妇女为何受压迫?——马克思主义与妇女解放

不平等是理所当然的吗?

和先前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一样,资本主义将女性定位为“天生弱势”。为此辩解的言论有很多,诸如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添加物的女人之所以被创造出来,仅仅是因为上帝觉得亚当很孤独。夏娃是用一根多余的肋骨创造出来的,而且,因为她性格中的弱点,她出现后的所有事情都变得糟糕透顶。

当科学替代宗教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依据后,又出现了其他的论点:女性的大脑比男性小;女性的肩与臀部形状异于男性;她们既不如男性理智,也没有男性的体力,易被自己情绪左右。

Read more   06/14/2012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卢卡奇对政治自主性的批判——读《理性的毁灭》

作者: 罗马拾荒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思想史上出现了三本对“西方理性”进行反思的伟大著作:洛维特的《从黑格尔到尼采》(1939年于日本写就,1941年于美国出版),阿多诺与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写于二战期间,1947年在阿姆斯特丹首版)以及卢卡奇的《理性的毁灭》(1952年写就,1954年出版)。

Read more   02/26/2012 posted in  理论视野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

编者按: 对葛兰西的定位似乎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然而根本的分歧始终存在。时至今日,葛兰西仍然不时被冠以“西马”的帽子,遭到并不了解的人的冷眼——而实际上这顶“高帽”却多出自反马人士之手,正如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等于独裁;至于所谓“西马”,概念上也错漏百出。作为与列宁同时期的革命者,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了葛兰西对革命的理解,他们在思想上一脉相承。当列宁在东方战场掀起壮烈的浪潮,努力实践并探索出路的葛兰西在西方遥遥相应;其行动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如政党路线、工运形式,对当代氛围的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人的活动限制因素与能动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捍卫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葛兰西提出的一系列独到见解无疑都极具创见性和科学性。本文对葛兰西的革命实践、理论实践做了综合的论述,读者可用作对葛兰西相关著作的导读。

Read more   12/19/2011 posted in  理论视野

张汝伦: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

编者按

我们的同志在研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把马克思主义从整个的西方哲学史中机械的抽离出来,然后,专门加以研究,对西方哲学中一以贯之的问题视而不见。然而,须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也是从近代西方社会、从整个西方哲学史中发展出来的,没有这样的视野,抽象的、个别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对的,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脱离社会现实和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仅局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维度,而且截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哲学方向。张汝伦先生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向同志们推荐,其意义就在于,他不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哲学方向,同时更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其他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根本不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在了一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从而开启了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

Read more   11/23/2011 posted in  理论视野

有关历史必然性和革命主体性的两篇文章

编者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常被歪曲为经济决定论,而且往往是庸俗的技术决定论。客观地说,这种历史观对于解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之前的历史的确具有相当的有效性。但这一原理在用来解释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却往往不太奏效,因为无论经济高涨或者经济危机都未能顺其自然地引爆革命并导向社会主义。因此,另一种颇具“唯心主义”的解读从第二国际的失败和列宁的成功之中逐渐发展起来。从卢卡奇的“阶级意识”,到拉克劳、墨非的“霸权”,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创新,而只是对列宁和葛兰西理论进行意识形态改造的产物。列宁和葛兰西在一个社会主义亟待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创造着“真理”,这一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思想产物被某些思想家过度阐释为一种“哲学”,卢卡奇晚年的反思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他早年的理论到底意味着什么,而拉克劳寄予厚望的所谓“偶然性的领域”实际上并不比生产力那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具有更少的神秘性。历史必然性和革命主体性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古老而又时新的谜。列宁实践了理论但未能写就相应著作,葛兰西把问题在理论上提了出来并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有诸多创造,但阿尔都塞晚年仍被这个问题纠缠并为此殚精竭虑,一直到阿兰.巴迪欧那里才以“事件哲学”的形态终成正果。

Read more   10/22/2011 posted in  理论视野